字好书
题云梦亭

《题云梦亭》

时间: 2025-07-27 07:55:20

诗句

薄烟如梦雨如尘,霜景晴来却胜春。

好住池西红叶树,何年今日伴何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7:55:20

原文展示:

题云梦亭 崔橹 〔唐代〕 薄烟如梦雨如尘,霜景晴来却胜春。好住池西红叶树,何年今日伴何人。

白话文翻译:

薄薄的烟雾如同梦境,细雨如同尘埃,霜后的景色在晴天显得比春天还要美丽。池西边那棵红叶树,不知何时能与何人相伴。

注释:

  • 薄烟:轻薄的烟雾。
  • 如梦:形容烟雾朦胧,如同梦境。
  • 如尘:形容雨细小,如同尘埃。
  • 霜景:霜后的景色。
  • 晴来:晴天时。
  • 胜春:比春天还要美丽。
  • 好住:好好地生长。
  • 池西:池塘的西边。
  • 红叶树:秋天叶子变红的树。
  • 何年今日:不知何时。
  • 伴何人:与何人相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橹,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云梦亭周围的景色,通过对薄烟、细雨、霜景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未来相伴之人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云梦亭周围的景色,通过“薄烟如梦雨如尘”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朦胧而美丽的自然景象。后两句“好住池西红叶树,何年今日伴何人”则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对伴侣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伴侣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薄烟如梦雨如尘”:通过比喻,将薄烟比作梦境,细雨比作尘埃,形象地描绘了朦胧而细腻的自然景象。
  • “霜景晴来却胜春”:表达了霜后的景色在晴天时比春天还要美丽,突出了霜景的独特魅力。
  • “好住池西红叶树”:诗人希望池西边的红叶树能够好好生长,暗示了对自然美景的珍视。
  • “何年今日伴何人”:表达了对未来相伴之人的期待,透露出对伴侣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薄烟如梦雨如尘”中使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象。
  • 对比:“霜景晴来却胜春”中通过对比,突出了霜景的美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未来伴侣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薄烟:象征朦胧而美丽的自然景象。
  • 细雨:象征细腻而温柔的自然气息。
  • 霜景:象征独特而美丽的自然景色。
  • 红叶树:象征美好而期待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薄烟如梦雨如尘”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2. 诗中的“霜景晴来却胜春”表达了什么意思? A. 霜景比春天还要美丽 B. 霜景不如春天美丽 C. 霜景和春天一样美丽 D. 霜景比春天更寒冷 答案:A

  3. 诗中的“好住池西红叶树”暗示了什么? A. 对自然美景的珍视 B. 对红叶树的厌恶 C. 对池西的厌恶 D. 对红叶树的忽视 答案:A

  4. 诗中的“何年今日伴何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担忧 B. 对伴侣的渴望 C. 对过去的怀念 D. 对孤独的接受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牧《秋夕》:同样描绘秋天景色,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中秋景,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牧《秋夕》与崔橹《题云梦亭》:两者都描绘秋天景色,但杜牧的诗更多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崔橹的诗则更多表达对未来伴侣的期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崔橹的诗作,可以了解更多其作品。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茶与汪正夫兼简行夫 借致明玉槌事药复以小者易去因而铭之 送致明之高沙三首 吕丞相挽诗二首 夜凉 会蔡子思张叔献二教授 出郊 送暐侍者之湖南 寄如愚珙二首 赋双溪阁用蔡君谟诗声字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根深蒂结 发摘奸隐 德治 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黑字旁的字 瞒天讨价 巛字旁的字 黄字旁的字 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行成于思 斗牙拌齿 厄字旁的字 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周厚 捱三顶五 牙签犀轴 犬字旁的字 捃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