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句

《句》

时间: 2025-07-27 08:01:43

诗句

强半瘦因前夜雪,数枝愁向晚天来。

(《梅花》。

以下并见《摭言》)

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

(《莲花》)

一番春雨吹巢冷,半朵山花咽觜香。

(《山鹊》)

云生柱础降龙地,露洗林峦放鹤天。

菱叶乍翻人采后,荇花初没舸行时。

(池上,见《诗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01:43

原文展示:

强半瘦因前夜雪,数枝愁向晚天来。梅花。以下并见摭言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莲花一番春雨吹巢冷,半朵山花咽觜香。山鹊云生柱础降龙地,露洗林峦放鹤天。菱叶乍翻人采后,荇花初没舸行时。池上,见诗史

白话文翻译:

大部分梅花因前夜的雪而显得瘦弱,几枝梅花在晚风中显得忧愁。梅花。以下内容见于《摭言》:无人能理解那无尘的衣袖,整天盛着残余的香气怜惜。莲花在一场春雨后,巢穴显得冷清,半朵山花含着嘴香。山鹊在云生之处,柱础之地降龙,露水洗净了山林,放鹤的天空。菱叶在人们采摘后翻动,荇花在船只行驶时初现。池上,见于诗史。

注释:

字词注释:

  • 强半:大部分。
  • 瘦:指梅花因雪而显得瘦弱。
  • 愁向:显得忧愁。
  • 摭言:指摘录的言论或诗句。
  • 无尘袖:比喻清高的品性。
  • 残香:指残留的香气。
  • 咽觜香:含着嘴香。
  • 柱础:柱子的基石,此处指地基。
  • 降龙地:比喻神圣之地。
  • 露洗:露水洗净。
  • 林峦:山林。
  • 放鹤天:比喻高远的天空。
  • 菱叶:菱角的叶子。
  • 乍翻:突然翻动。
  • 荇花:荇菜的花。
  • 初没:初现。
  • 舸:船。

典故解析:

  • 无尘袖:出自《庄子·逍遥游》,比喻清高的品性。
  • 降龙地:出自佛教故事,比喻神圣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橹,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冬春交替时节的自然景色,通过梅花的瘦弱、莲花的残香、山花的含香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冬春交替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梅花的瘦弱、莲花的残香、山花的含香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诗中“强半瘦因前夜雪”一句,既描绘了梅花的形态,又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忧愁。而“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则表达了诗人对清高品性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美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强半瘦因前夜雪:大部分梅花因前夜的雪而显得瘦弱。
  2. 数枝愁向晚天来:几枝梅花在晚风中显得忧愁。
  3. 梅花:点明主题。
  4. 以下并见摭言:以下内容见于《摭言》。
  5. 无人解把无尘袖:无人能理解那无尘的衣袖。
  6. 盛取残香尽日怜:整天盛着残余的香气怜惜。
  7. 莲花:点明主题。
  8. 一番春雨吹巢冷:一场春雨后,巢穴显得冷清。
  9. 半朵山花咽觜香:半朵山花含着嘴香。
  10. 山鹊:点明主题。
  11. 云生柱础降龙地:云生之处,柱础之地降龙。
  12. 露洗林峦放鹤天:露水洗净了山林,放鹤的天空。
  13. 菱叶乍翻人采后:菱叶在人们采摘后翻动。
  14. 荇花初没舸行时:荇花在船只行驶时初现。
  15. 池上,见诗史:池上,见于诗史。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强半瘦因前夜雪”中的“瘦”比喻梅花的形态。
  • 拟人:如“数枝愁向晚天来”中的“愁”赋予梅花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中的对仗结构。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冬春交替时节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梅花的瘦弱、莲花的残香、山花的含香等意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和清高。
  • 无尘袖:象征清高的品性。
  • 残香:象征美好事物的残留。
  • 莲花:象征纯洁和美好。
  • 山花:象征自然之美。
  • 山鹊:象征吉祥和美好。
  • 露洗林峦:象征清新和洁净。
  • 放鹤天:象征高远和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强半瘦因前夜雪”中的“瘦”是指什么? A. 梅花的形态 B. 诗人的心情 C. 雪的重量 D. 风的强度

  2. “无人解把无尘袖”中的“无尘袖”象征什么? A. 清高的品性 B. 干净的衣物 C. 无尘的环境 D. 无尘的心灵

  3. “盛取残香尽日怜”中的“残香”象征什么? A. 残留的香气 B. 残留的情感 C. 残留的记忆 D. 残留的美好

答案:1. A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中秋景,表达对自然美的欣赏。
  • 杜甫《春望》:描绘春日景色,表达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崔橹《句》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自然景色,但崔橹的诗更多表达个人情感,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意境的营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崔橹的诗作,可全面了解其诗歌风格。
  • 《庄子》:了解“无尘袖”的出处和含义。
  • 《摭言》:了解诗中引用的内容。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自江西归九华 春日登楼遇雨 新栽竹 寄李溥 宿东林寺题愿公院 送九华道士游茅山 长林山中闻贼退寄孟明府 长安春感 旅怀 题岳麓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德茂 皮字旁的字 救民水火 九攻九距 拙恶 棘猴 包含振的词语有哪些 蹈机握杼 麦字旁的字 言开头的成语 殴公骂婆 耆年 面字旁的字 弋字旁的字 睽违 绞丝旁的字 惟肖惟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