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积雨作寒

《积雨作寒》

时间: 2025-04-27 10:25:51

诗句

婢喜蚊僵雾帐,儿嗔蜗篆风棂。

兀坐鼻端正白,忘怀眼底常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0:25:51

原文展示

积雨作寒
作者:范成大 〔宋代〕

婢喜蚊僵雾帐,
儿嗔蜗篆风棂。
兀坐鼻端正白,
忘怀眼底常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寒意渐浓的家庭景象:
女佣高兴地看着帐子里被蚊子打死的情景,
小孩则在风中对着窗棂发脾气。
我独自坐着,鼻尖冷得发白,
却忘却了眼底那常存的青翠景象。

注释

字词注释:

  • :指女仆,女性的仆人。
  • :高兴,乐于。
  • :死去,静止。
  • 雾帐:用雾气弥漫的帐子,形容潮湿的环境。
  • :指小孩。
  • :生气,发脾气。
  • 蜗篆:蜗牛的壳,形容小巧的东西。
  • 风棂:窗户的格子,窗棂。
  • 兀坐:独自坐着,形容状态。
  • 忘怀:忘却,抛开。
  • 眼底:眼中所见。
  • 常青:常绿,象征生机与希望。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未涉及明显的典故,但通过对家庭日常生活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家庭氛围及人们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君浩,号石湖,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书法家、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小品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生活场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生活的对比之际,诗人通过日常的细微观察,传达出对家庭温暖的向往与内心的孤独。

诗歌鉴赏

《积雨作寒》通过细腻的生活描写,展现了雨后寒冷的情景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诗中女仆对着被蚊子打死的情景感到高兴,而小孩则因风吹窗棂而感到不满,呈现出一种生动的家庭气氛。诗人用“兀坐鼻端正白”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下感受到的冷意,仿佛与周围的温暖和趣味格格不入。最后一句“忘怀眼底常青”则让人联想到一种内心的矛盾,虽然眼前的景象让人感到寒冷,但内心深处却依然渴望着生机与希望。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生活的细节,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婢喜蚊僵雾帐:女仆看见蚊子被打死,感到高兴,说明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小乐趣依然存在。
  • 儿嗔蜗篆风棂:小孩对着窗子发脾气,表现出孩子的单纯与敏感。
  • 兀坐鼻端正白:诗人独自坐着,鼻尖因寒冷而变白,表现出内心的孤独与冷清。
  • 忘怀眼底常青:在寒冷的外界中,诗人却仍然怀有对自然生机的向往,表达了内心的矛盾。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婢喜”和“儿嗔”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象征:冷风、蚊子等意象均象征生活中的琐事,反映了人们在日常中寻找乐趣与麻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家庭生活细节的描绘,反映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感状态,表现出一种对温暖家庭的向往与对孤独的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蚊子:象征生活中的小麻烦,也反映了人们对平凡生活的无奈。
  • 寒意:传达一种孤独和冷清的情感。
  • 青翠:象征希望与生机,暗示内心深处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婢喜”的意思是:
    A. 女仆感到高兴
    B. 女仆感到生气
    C. 女仆感到悲伤

  2. 诗中的“儿嗔”指的是:
    A. 小孩在怒吼
    B. 小孩在快乐
    C. 小孩在生气

  3. 诗人最后一句“忘怀眼底常青”表达了什么?
    A. 忘记了生机
    B. 忘记了寒冷
    C. 忘记了眼前的事物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系列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范成大的《积雨作寒》更注重细腻的生活描写,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高远的情感。两者在风格和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不同的诗歌美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范成大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满江红(病中俞山甫教授访别,病起寄之) 瑞鹧鸪(乙丑奉祠归舟次余干赋) 忆李白 洞仙歌(为叶丞相作) 鹊桥仙(赠人) 玉真书院经德堂 寿朱文公 感皇恩·七十古来稀 破阵子·菩萨丛中惠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凤歌鸾舞 衣字旁的字 京阙 折文旁的字 雕梁绣柱 敛谷 倾巢 月字旁的字 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竖心旁的字 俊丽 彐字旁的字 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如果 奋臂一呼 肥遯鸣高 从容应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