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43: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43:15
旋融檐滴冻琅玕,风力如刀刮面寒。
雪阵搅空风却软,天公知我倚阑干。
屋檐的冰雪融化,滴落成珠,寒风像刀一样刮在脸上。
雪花在空中飞舞,风却变得柔和,老天知道我在栏杆上倚靠。
本诗没有特别显著的典故,但“天公”一词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指代自然力量或命运。诗人将自己倚靠栏杆的孤独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展现了一种人与自然的对话。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君璧,号石湖,江苏吴江人,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代表作品有《四时田园杂兴》等。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人世沧桑的思考。
《雪后苦寒》写于冬季,正值寒冷的时节,表现了作者在寒冷天气中的感受和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诗中展现了雪后清新的空气与刺骨的寒风,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雪后苦寒》是一首描绘冬季雪后景象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情的交融。首句“旋融檐滴冻琅玕”,以“琅玕”形容滴落的冰雪,既传达了自然的美感,又突显了寒冷的气息。接下来的“风力如刀刮面寒”则生动地描绘了寒风的刺骨,仿佛让读者感同身受,体会到那份严寒带来的不适。
第三句“雪阵搅空风却软”则转折了情感,虽然雪花纷飞,但风却变得柔和,似乎在暗示着冬天的另一种温情。最后一句“天公知我倚阑干”则是诗人的自我诉说,表达了他在这寒冷的天气中,倚靠栏杆的孤独感,似乎在向自然倾诉心声。这种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有对自然的敬畏,也带有一丝孤独和思考,使得整首诗充满哲理的深度。
诗歌通过描写雪后寒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自身情感的反思。通过对冬季景象的描绘,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传达出一种孤独却又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
“旋融檐滴冻琅玕”中“旋融”意为:
A. 旋转的融化
B. 突然融化
C. 缓慢融化
D. 完全融化
“风力如刀刮面寒”中的“如刀”是用来形容:
A. 风的温暖
B. 风的刺骨
C. 风的轻柔
D. 风的强劲
诗中“天公知我倚阑干”表达了诗人的:
A. 愤怒
B. 孤独与思考
C. 欢乐
D. 对自然的无所谓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者都表现了自然的美,但《雪后苦寒》更加强调了寒冷的孤独感,而《鹿柴》则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王维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而范成大的诗则结合了对寒冬的感受和时光流逝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