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0:39: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39:37
虬蔓悬秋露,骊珠撼晓风。
倚崖点漆变殷红。
味与凉州珍贡,却相同。
御苑堪移植,雕盘合上供。
猿猱余颗寂寥中。
多谢樵人分送,到山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虬曲的藤蔓上挂着秋露,像骊珠一般在晨风中轻轻摇曳。倚着崖壁,漆树的叶子在阳光下变得鲜红,味道与凉州的珍贵贡品没有区别。可以把它们移植到御苑中供人欣赏,雕刻的盘子也可以用来盛放这些果实。猿猴在寂静中仍然留有一些果实,多亏了樵夫的分送,这些果实送到了山中的隐者手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凉州珍贡”与“御苑”均指古代王公贵族对珍品的追求,反映出作者对自然珍品的欣赏与对平凡生活的思考。
作者介绍: 梁寅,元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人文情怀,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元代,社会环境动荡,但诗人仍然致力于描绘自然之美和人情之暖,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这首《南歌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自然美与人情味。开头两句“虬蔓悬秋露,骊珠撼晓风”形象地描绘了清晨的露珠在藤蔓上摇曳的动人景象。接下来的“倚崖点漆变殷红”,不仅展示了秋天的色彩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诗中提到的“味与凉州珍贡,却相同”,是对自然赐予的珍宝的赞美,表现了对平凡而美好生活的珍视。
在“御苑堪移植,雕盘合上供”中,诗人以一种轻松的方式想象着将自然的馈赠转移到宫廷中,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世繁华的反思。最后两句“猿猱余颗寂寥中,多谢樵人分送,到山翁”,则将自然的馈赠与人情味结合,表达了对普通劳动者的感激之情,突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美,表达了对自然馈赠的珍视,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体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虬蔓”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鱼
B. 藤蔓
C. 树木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凉州珍贡”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美食
B. 珍贵的自然馈赠
C. 皇宫的装饰
答案:B
诗的最后一句“多谢樵人分送”的意思是?
A. 感谢樵夫送来的果实
B. 感谢樵夫的辛勤劳动
C. 感谢自然的馈赠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南歌子》更注重自然的细腻描绘,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与孤独。这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