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5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50:53
细雨斜风催日暮。一梦华胥,记得惊人句。雾阁云窗歌舞处。翠峰青嶂无重数。解佩江头元有路。流水茫茫,尽日无人渡。一点相思愁万缕。几时却跨青鸾去。
细雨和斜风催促着日暮的来临。在梦中,曾有过华美的幻影,记得那惊艳的诗句。雾气弥漫的阁楼,云雾笼罩的窗前,曾有歌舞的欢愉。翠绿的山峰和青色的嶙峋山峦数不胜数。在江边卸下佩饰,原本有条通向彼岸的路。流水浩浩荡荡,整日没有人来渡过。心中一点相思,愁绪如万缕般缠绕。何时才能乘上青鸾,去往那遥不可及的地方?
作者介绍:袁去华,字景华,号逸人,宋代著名词人,生活在北宋时期,诗词风格清新婉约,常表现对人生的感悟与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对梦境的追忆之时,反映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诗中蕴藏着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这首《蝶恋花》以细雨斜风为引,描绘出诗人梦境中的美丽幻影,既有对美好过往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孤独的感叹。开头的“细雨斜风催日暮”营造了一个朦胧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预示着时间的流逝与日暮的来临,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紧接着“华胥梦”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梦幻色彩的境地,表达了人们对于理想世界的渴望。
“雾阁云窗歌舞处”展现了一种轻快的生活场景,却又因后面的“流水茫茫,尽日无人渡”而显得格外孤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法言说的惆怅。
最后两句“一点相思愁万缕。几时却跨青鸾去”更是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理想与爱情的渴望与追求,恰如其分地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深切情感。整首诗在意境上既有理想的美好,又有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揭示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孤独,体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华胥”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与梦境 C. 过往的回忆
“流水茫茫,尽日无人渡”表示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兴奋
诗中“青鸾”象征的是什么? A. 美好的理想 B. 失落的爱情 C. 现实的困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袁去华的《蝶恋花》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皆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袁去华的作品更侧重于孤独与无奈,而李清照则更强调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悲伤。两位词人用不同的方式展现情感的复杂性,互为映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