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0:4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0:45:42
秋夕有感柬石末公
作者: 刘基 〔元代〕
独立西风闻莫蝉,
起看时物怆流年。
星临野树辉辉动,
露出庭莎的的圆。
无柰素丝侵绿鬓,
却嫌黄菊似金钱。
烟尘满眼难回首,
惆怅高堂坐细毡。
在西风中我独自伫立,听不见蝉鸣,
抬头看周围事物,感慨流逝的岁月。
星星照耀着野外的树木,闪烁着光辉,
露水把庭院里的莎草照得圆润晶莹。
无奈的是白发悄然侵袭了青丝,
却又嫌弃黄菊花像金钱般耀眼。
眼中烟尘弥漫,难以回首往事,
惆怅的我在高堂之上坐着细毡。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千里,元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军事家。他在文学上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脱俗,感情细腻且富有哲理。
此诗创作于秋天的一个黄昏,诗人独自一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流逝与人生的惆怅,表达了对过往的思索和对未来的迷茫。
这首诗写于秋季的黄昏,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来抒发个人的情感,展现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惆怅。前四句通过对星星、露水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静谧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星星和露水的描绘不仅表现了秋天的特征,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后四句则转向诗人的自我感受,表达了对衰老的无奈与对生活的思索。诗中提到的“白发”和“黄菊”,不仅是对时光流逝的直观体现,也引发了诗人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深刻思考。最后一句“惆怅高堂坐细毡”更是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推向高潮,令人不禁为其感到惋惜。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与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无情的无奈和对物质的反感,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思。
诗中提到的“黄菊”象征什么?
A. 秋天的美丽
B. 物质的追求
C. 孤独的心情
“烟尘满眼难回首”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迷茫与惆怅
C. 愤怒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自然的描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