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0:3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37:42
纹漪涨绿。疏霭连孤鹜。一年春事,柳飞轻絮,笋添新竹。寂寞幽花,独殿小园嫩绿。登临未足。怅游子归期促。他年清梦千里,犹到城阴溪曲。应有凌波,时为故人凝目。
春天的绿意在水波中荡漾,淡淡的云雾与孤独的野鸭相连。今年的春光,柳絮轻轻飞舞,新竹也日渐茂盛。幽静的小园里,独自开放的嫩绿花朵显得格外寂寞。登高远望,心中仍感不足,怅然若失,游子的归期却又显得紧迫。未来的某年某月,梦中千里之外,依旧会来到这城市的阴溪曲。想必在水波上,有时也会为了故人而驻足凝望。
曾纡,宋代诗人,字汝弼,号东篱,生平不详,作品较少,主要以诗词见长。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淡雅。
《品令》创作于春季,诗中表达了对春日之美的感叹,同时流露出游子的思乡之情。诗人在孤寂的环境中,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反映出当时人们普遍的情感状态。
《品令》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春天的景象和游子的心情。首句“纹漪涨绿”生动地描绘了春水的涟漪,传达出一种柔和的美感,紧接着的“疏霭连孤鹜”则通过孤独的野鸭,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接下来的“柳飞轻絮,笋添新竹”展示了春天的生机,柳树和新竹的描写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复苏。诗中“寂寞幽花”则表达了对于孤独的思考,似乎在诉说着即便在春天的明媚中,心中也有一份寂寞的情感。
“怅游子归期促”则是诗人情感的转折,游子的归期似乎显得紧迫,反映出对故乡的思念。最后几句“应有凌波,时为故人凝目”更是将主题推向了高潮,诗人希望未来能够重回故地,与故人相聚,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自然的美景,又有内心的情感波动,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好的期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春天的美丽与游子心中的孤独感,结合自然的景象与内心的情感,展现了对故乡和友情的思念。
诗中“孤鹜”指的是:
A. 一种鸟
B. 孤独的状态
C. 一种植物
诗中“怅游子归期促”表达的情感是: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时间的无奈
C. 对春天的喜爱
“应有凌波”中的“凌波”意指:
A. 浮云
B. 水面
C. 竹林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