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1: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1:17
《送袁都官知徽州》 ——魏了翁
英英蓬省郎,表表秋官属。
剑佩行青霄,扬且鬓双绿。
掉头不肯住,去作新安牧。
班班莱氏衣,粲粲学了服。
归来拜郎罢,堂前问凉燠。
新从天上来,犹带书传馥。
问汝得人谁,袖有两图轴。
骊龙挟风雨,闪电注两目。
甲累独何术,能使同豭鹜。
三十六修鳞,群鲰荡相逐。
亦有曳其轮,中行而独复。
君家名父子,厥理探已熟。
人生宇宙间,亦在适所欲。
交精无非事,虑澹不翅足。
原明消息几,颐神以养福。
迟子宽我忧,书来寄陆续。
送别袁都官,您将要去徽州任职。
您气宇轩昂,像春天的官员。
佩剑行走在青天之上,头发花白显得精神焕发。
您转身不肯停留,要去担任新安的牧官。
家乡莱氏的衣服,光鲜亮丽,学识渊博。
等您回来拜访我时,我会在堂前询问您的安危。
您刚从天上来,带着书信的芬芳。
我问您见到谁,您袖中藏有两幅图画。
骊龙带着风雨,闪电在双眼间流转。
我独自何能做到,能和您共乘同舟。
三十六条鳞甲,群鱼在水中游荡。
也有的拖着轮,行走而又独自返回。
您的家族名声显赫,世代相传的道理早已熟悉。
人生在宇宙间,也在于适应自己的欲望。
交往中精致无非是事情,思虑淡泊不争名利。
原本想明白多少消息,安抚心神以养福。
迟子寄来书信,让我忧虑减轻,消息不断。
魏了翁是宋代的一位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为题材,表现出淡淡的忧伤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送袁都官知徽州》写于袁都官即将赴任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对他前途的期望。诗中充满了对官场生活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袁都官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开头几句以“英英蓬省郎”引入,鲜明地勾勒出袁都官的形象,表现出对他的赞美与期待。随后,诗人以“剑佩行青霄”描述袁都官的气度,进一步深化了其身份的象征。诗中穿插了对生活的哲理思考,如“人生宇宙间,亦在适所欲”,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深思。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人生的多样与复杂,如“群鲰荡相逐”的鱼群,象征着世事纷繁复杂的局面。最后,以“书来寄陆续”结束,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交往的期待,主题情感贯穿始终,浸润着温情与哲理。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友谊、人生哲理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出魏了翁对官场生活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中提到的“新安牧”指的是:
A. 新安的地方官
B. 新安的牧场
C. 新安的诗人
D. 新安的书信
诗中用“骊龙挟风雨”来比喻什么?
A. 自然的威力
B. 生活的复杂
C. 人生的挑战
D. 友谊的深厚
诗中提到的“班班莱氏衣”主要表现了什么?
A. 诗人的衣着
B. 袁都官的身份
C. 朋友的思念
D. 自然的美丽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送袁都官知徽州》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人生的思考。两者都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并展现出对于未来的期盼。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在意象和修辞手法上则各具特色,体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