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按部至潮州题大颠堂壁

《按部至潮州题大颠堂壁》

时间: 2025-05-09 12:19:20

诗句

退之自谓如夫子,原道深排释老非。

不识大颠何似者,数书珍重更留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2:19:20

按部至潮州题大颠堂壁

作者: 周敦颐 〔宋代〕

原文展示:

退之自谓如夫子,原道深排释老非。
不识大颠何似者,数书珍重更留衣。

白话文翻译:

退之自认为和孔子一样,追求真正的道理,深刻阐释老子的错误。
不知大颠是什么样的人,数次书写珍贵的道理,却只留下一件衣服。

注释:

  • 退之:指周敦颐自己,表明他对自己的评价。
  • 夫子:孔子的尊称,表示高尚的道德和智慧。
  • 原道:追求真理的道路。
  • 深排:深入探讨。
  • 释老非:指对老子思想的批判或解释。
  • 大颠:可能指某位高人或隐士。
  • 数书珍重:多次书写自己认为珍贵的道理。
  • 更留衣:只留下衣物,象征物质的追求不重要。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周敦颐(1017年-1073年),字敦颐,号明道,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哲学家和诗人。他对儒家思想的阐发及其对理学的贡献极为重要,主张“致良知”。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他对道德和哲学的思考中,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对个人修养的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我的反思和对他人的观察,展现了周敦颐的哲学思考和对道德理想的追求。首句自谦地将自己比作孔子,显示出他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自身修养的追求。接下来的句子则表达了他对当时流行的道理的批判,以及对真正道理的探寻。诗中提到的“大颠”可能象征着一种理想化的哲人形象,进一步表明了他对高尚品德和智慧的向往。最后一句则带有一丝自嘲,暗示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物质的东西显得微不足道,强调了内心的追求和对自身精神世界的重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退之自谓如夫子”:周敦颐自认为与孔子相似,表达了对道德和真理的追求。
    • “原道深排释老非”:深入探讨道理,并批判老子的某些观点。
    • “不识大颠何似者”:不知真正的高人是什么样的人,表现出对智慧的渴望。
    • “数书珍重更留衣”:多次书写自己认为珍贵的道理,却只留下衣物,表明对物质的轻视。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孔子,强调了道德理想。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对高尚品德的向往,强调精神世界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夫子:象征智慧和品德的追求。
    • 大颠:代表着理想化的高人,象征追求真理的目标。
    • :物质的象征,表明物质不如精神的重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周敦颐自比于谁?
    A. 老子
    B. 孔子
    C. 大颠

  2. 诗中提到的“大颠”指的是:
    A. 一种哲理
    B. 一位高人
    C. 一种理想

  3. 诗的主题主要关注于:
    A. 物质财富
    B. 精神追求
    C. 自我反省

答案:

  1. B. 孔子
  2. B. 一位高人
  3. B. 精神追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对理想与内心世界的思考。
  • 《登高》杜甫:对人生的感慨与追求。

诗词对比:

  • 周敦颐与朱熹的诗作在思想上有相似之处,均强调道德修养与对真理的追求,但风格和表达方式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周敦颐文集》
  • 《宋代理学研究》
  • 《古代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晚出西射堂诗 富春渚诗 过始宁墅诗 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 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 彭城宫中直感岁暮诗 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 述祖德诗 述祖德诗 泰山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删的词语有哪些 四处 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緑节 锯匠 三框儿的字 兢灼 髟字旁的字 女字旁的字 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出头之日 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大愚不灵 死生淘气 包含嫉的词语有哪些 输纲 竖心旁的字 攴字旁的字 贵壮贱弱 革刚则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