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5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55:17
题冠
作者: 周敦颐 〔宋代〕
一日复一日,一杯复一杯。
青山无限好,俗客不曾来。
往事已如此,朱颜安在哉。
寄语地上客,历乱竟谁催。
一天又一天,一杯又一杯。
青山美景无尽,世俗之人从未到来。
往事已然如此,红颜何在呢?
寄语人间客,纷扰究竟由谁催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青山”常用来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而“朱颜”则可能指代青春与美貌的流逝,表达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作者介绍:
周敦颐(1017-1073),宋代著名的理学家、诗人和书法家。他的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在理学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周敦颐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表现出深厚的哲理思考与自然之美的结合。
创作背景:
《题冠》写于周敦颐隐居于南宋时期,所处的社会环境动荡不安,周敦颐通过此诗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琐事的超然态度,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青春流逝的感慨。
《题冠》是一首反映作者内心宁静与对自然美好向往的诗作,通过简单的日常生活描绘,表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开篇的“一日复一日,一杯复一杯”,反映了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透过这些简单的日常,仿佛可以窥见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接下来的“青山无限好,俗客不曾来”,则转向对自然的赞美,青山的美好是常在的,而世俗的纷扰却与之无关,显示了诗人对纯净之地的向往与珍惜。
再往下,“往事已如此,朱颜安在哉”,则是对过往青春的感叹,朱颜的流逝让人不禁思索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最后一句“寄语地上客,历乱竟谁催”,则是对人世间纷扰的反思,究竟是谁在催促着这一切的无序与纷扰。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自然的热爱,表面平淡却蕴含深厚的哲理,展示出周敦颐高洁的情操与人生思考。
逐句解析:
一日复一日,一杯复一杯。
诗人描绘日常生活的单调,强调时间的流逝。
青山无限好,俗客不曾来。
自然的美好与世俗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排斥。
往事已如此,朱颜安在哉。
对于往昔的怀念,感叹青春的流逝,思考人生的意义。
寄语地上客,历乱竟谁催。
反思社会的纷扰,探讨其成因,表现出对人世间复杂关系的思考。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世俗生活的超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青春逝去的忧伤,最终引导读者反思人生与自然的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青山”象征什么?
诗人对往事的态度是?
“历乱竟谁催”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周敦颐的《题冠》与王维的《山居秋暘》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王维通过山居的环境描绘出内心的宁静,而周敦颐则更加强调对世俗的超然与对往事的感怀,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