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37: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37:47
《万安香城寺别虔守赵公》 ——周敦颐
公暇频陪尘外游,
朝天仍得送行舟。
轩车更共入山脚,
旌旆且从留渡头。
精舍泉声清,
浮子换寸加虎,
高林云色淡悠悠。
谈终道奥愁言去,
明日瞻思上郡楼。
这首诗表达了我与虔守赵公的别离之情。赵公闲暇时常陪我在尘世之外游玩,今晨我们送他乘船出行。车子一同驶向山脚,旗帜在渡头随风飘扬。寺庙的泉水清澈悦耳,浮子轻轻荡漾,周围高大的树林在云雾中显得淡雅悠远。聊天过程中,虽然道出了心中的愁苦,但最终还是要离去,明天我将怀念这段时光,仰望上郡的楼台。
作者介绍:周敦颐(1017-1073),字景纯,号濂溪,宋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诗人。他是理学的先驱之一,强调道德修养和内心的修为。其诗词风格清新雅致,常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周敦颐与友人赵公分别之际,表达了友情和对即将分别的惆怅。赵公是周的好友,两人常在一起游玩,诗中所描绘的场景承载了他们的深厚情谊。
《万安香城寺别虔守赵公》是一首描写离别的诗,诗中充满了恬淡的自然景色和深厚的友情。开头几句以“公暇频陪尘外游”引入,描绘了与赵公的悠闲时光,表达了对友人陪伴的珍惜。“朝天仍得送行舟”则突出了送别的情景,情感由游玩转向了离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的“轩车更共入山脚,旌旆且从留渡头”描绘了送别的仪式感,车子驶向山脚,旗帜在渡头迎风摇曳,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又伤感的氛围。此时的泉水声和浮子的景象,恰似内心的清澈和荡漾,反映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
最后几句中“谈终道奥愁言去”表达了尽管心中满是愁苦,但仍需面对分离的现实。“明日瞻思上郡楼”则展现了对未来的思考与眷恋,仿佛预示着离别后的思念与期待。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谊,兼具自然之美和人文情怀,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离别时的惆怅,同时也展现了自然的美好,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友情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公暇频陪尘外游”中的“公”指的是谁?
诗中提到的“精舍”指的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