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兴庆池侍宴应制

《兴庆池侍宴应制》

时间: 2025-04-26 19:15:59

诗句

降鹤池前回步辇,栖鸾树杪出行宫。

山光积翠遥疑逼,

水态含青近若空。

直视天河垂象外,俯窥京室画图中。

皇欢未使恩波极,日暮楼船更起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5:59

原文展示:

兴庆池侍宴应制
作者:苏颋 〔唐代〕

降鹤池前回步辇,
栖鸾树杪出行宫。
山光积翠遥疑逼,
水态含青近若空。
直视天河垂象外,
俯窥京室画图中。
皇欢未使恩波极,
日暮楼船更起风。

白话文翻译:

在降鹤池前,驾着轿子缓缓而行,
栖息的鸾鸟在高树上出现在行宫之中。
山光辉映,翠色浓郁,远望似乎逼近,
水面波光粼粼,近看仿佛是空灵的蓝。
向上仰望天河,星象在河流之外,
低头俯瞧京城,犹如一幅精美的画卷。
皇上的欢心并未使恩宠达到极致,
日暮时分,楼船又迎来了新的风。

注释:

  • 降鹤池:传说中的池塘,象征着高雅和闲适。
  • 回步辇:指的是回头走的轿子,表现出一种优雅的姿态。
  • 栖鸾:鸾鸟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栖息于高树,表现出宁静的环境。
  • 山光积翠:描绘山景的美丽,光彩照人,绿色的色彩浓厚。
  • 水态含青:水面波光闪烁,青色的反射让人觉得空灵。
  • 天河:指银河,象征着广阔的宇宙。
  • 京室画图:比喻京城的繁华美丽,仿佛一幅画卷。
  • 恩波:指皇帝的恩宠,表达出一种期待和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颋,唐代诗人,字子美,号青山,生于公元758年,卒年不详。他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著称,作品多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兴庆池的宴会上,表现出诗人在自然美景中,感受皇恩和宴会的愉悦。兴庆池是唐代长安的重要景点,诗人借助宴会的情景,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皇权的思考。

诗歌鉴赏:

《兴庆池侍宴应制》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宴会情景的诗作,通篇洋溢着浓厚的自然美感和深刻的人生哲理。诗的开头以“降鹤池前回步辇”引入,画面清晰,生动地展现出诗人所处的环境。接着通过“栖鸾树杪出行宫”,将环境与皇权结合在一起,突出了盛大宴会的氛围。

诗中“山光积翠遥疑逼,水态含青近若空”两句,运用了对比与象征手法,表现出山水之间的和谐与宁静。山的光彩和水的清澈形成鲜明的对照,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惬意。

“直视天河垂象外,俯窥京室画图中”则将目光从自然转向人文,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的追求。最后两句“皇欢未使恩波极,日暮楼船更起风”,留有余韵,暗示着尽管此时欢乐无比,然而皇恩的深厚与宴会的结束,仍使得诗人感受到一种潜在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唐代盛世的繁华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是一首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降鹤池前回步辇:描绘了降鹤池的宁静与优雅环境,诗人缓缓回望,引出诗的主题。
  2. 栖鸾树杪出行宫:将高贵的鸾鸟与行宫相结合,展现出盛大的宴会场景。
  3. 山光积翠遥疑逼:山的光影交织,形成浓厚的绿色,仿佛逼近眼前,栩栩如生。
  4. 水态含青近若空:水面闪烁着青色波光,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描绘出自然的和谐美。
  5. 直视天河垂象外:仰望星空,表达出一种对宇宙的敬畏与思考。
  6. 俯窥京室画图中:俯视京城,仿佛是一幅精美的画卷,展示出繁华的都市生活。
  7. 皇欢未使恩波极:尽管皇恩浩荡,诗人内心却仍有一丝不安,暗示对权力的思考。
  8. 日暮楼船更起风:日暮时分,船只起航,象征着宴会的结束与新的旅程的开始。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俯窥京室画图中”,将京城比作画卷,形象生动。
  • 对仗:全诗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文景观结合,营造出一种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宴会的欢愉与自然的美丽展开,反映了诗人对权力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的感悟,传递出一种对人生短暂、自然永恒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降鹤池:象征高雅境界,宁静的自然。
  • 鸾鸟:吉祥,代表美好的愿望。
  • 山光:自然的美丽,象征心灵的宁静。
  • 水态:流动的生命,象征时间的流逝。
  • 天河:宇宙的广阔,象征理想与追求。
  • 京室:人间繁华,象征权力与欲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直视天河”描绘的是哪个自然景象? A. 江河
    B. 银河
    C. 湖泊
    D. 山川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栖鸾树杪”中的“鸾”象征着____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皇权的完全赞美。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1. B
  2. 吉祥与美好
  3. B (错误,诗中有对权力的思考与隐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描绘春夜江景,主题相似。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同样表现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王之涣,描写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
  • 《早发白帝城》:李白,表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感悟,手法相似。

通过对比,二者都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但风格和表现方式各具特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江红(建安戏用林碧山韵) 八声甘州(送春) 八声甘州(九日登高) 南乡子(重阳效东坡作) 阮郎归(舟中作) 水调歌头(败荷) 江城梅花引(登高) 江城子(和子昂题水仙花卷) 金缕曲(用稼轩韵作) 摸鱼儿(甲申客路闻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无字旁的字 调神畅情 隐心 符文 长字旁的字 包含尾的词语有哪些 采字旁的字 云雾迷蒙 木字加偏旁的字有哪些_木字加偏旁汉字详解 东来紫气 丈人 田字旁的字有哪些?带田的汉字大全 鬥字旁的字 巾字旁的字 水波不兴 三撇旁汉字大全_带三撇的汉字详解 追悔无及 代表顺利的字有哪些_吉祥字大全及寓意解析 朱络 荡的笔顺怎么写?这份荡字笔顺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