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7:12: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12:15
叔父给事挽词十首 其一
黄庭坚
元祐宗臣考十科,
公居八九未为多。
功名身后无瑕点,
孝友生知不琢磨。
第一首挽词写道:
在元祐年间,宗臣如果参加十次科举,能有八九次成功,已经算是不少了。
功名在身后并没有任何瑕疵,孝顺和友爱则是生而知之,无需刻意去雕琢。
作者介绍: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系苏轼的朋友。他的诗风豪放,语言清新,尤其擅长于山水田园诗,常以细腻的情感表现自然的美。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黄庭坚失去叔父之际,表达了对亲人的悼念与对其一生成就的肯定,体现出诗人与家族的紧密联系和对传统儒家价值的认同。
黄庭坚的《叔父给事挽词十首 其一》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已故叔父的追思和敬意。诗中通过提及科举的成就,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功名的重视。第一句提到宗臣的科举成功,暗示着在当时的社会中,科举是人们向上流动的重要途径。而“公居八九未为多”则表达了对科举难度的深刻理解,体现了对成功的不易的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了对人品的赞扬,强调了孝友的重要性,认为这些品质是自然流露而非后天雕琢的。通过这种对比,诗人不仅缅怀了叔父的功名,更重视其为人处世的品德,展现了深厚的家族情感和儒家文化的价值观。
整首诗在表达对逝者的怀念的同时,也引发读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令人感受到那种超越功名利禄的深沉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功名与品德的反思,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赞美,体现了黄庭坚对儒家思想的认同和对传统家庭观念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元祐”是哪个朝代的年号?
诗中提到的“公居八九未为多”意指?
“孝友生知不琢磨”强调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