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6:57
满江红 其一 用岳武穆韵
作者:钱来苏 〔近代〕
白草黄沙,征人去秋光暗歇。
登雁塞战场凭吊,英雄余烈。
磨剑横挥辽海水,弯弓仰射胡天月。
忍艰危不改老臣心,歼仇切。
洛阳道,花绽雪。
乡里梦,如烟灭。
问何时复我,九州无缺。
献馘飞传西尾首,酬勋遍饮东条血。
愿男儿策马踏扶桑,犁庭阙。
这首词描绘了白草和黄沙的荒凉景象,征士在秋天的光影中缓缓离去。身临雁塞的战场,我缅怀英雄的壮烈。磨剑挥动辽海的水面,仰弓向月射去胡人的天际。面对艰难险阻,我的心志依然坚定,想要消灭仇敌。
在洛阳的道路上,花开如雪。乡里梦境如烟般消散。何时才能重归故土,让九州恢复完整?我愿意献出战功,传递给西方的首领,报答那些在东条流血的英勇战士。希望年轻的男儿能骑马踏上扶桑,开辟新的疆土。
作者介绍:钱来苏(生卒年不详)是一位近代诗人,作品以豪放激昂著称,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战乱时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兴亡、民族尊严的深切思考,借用岳武穆的韵律,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以激昂的情感和浓烈的爱国情怀为主线,展现了古代将士的英勇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中通过描绘荒凉的战场和英雄的余烈,引发了对历史的深思。诗的前半部分,作者通过“白草黄沙,征人去秋光暗歇”描绘出一幅秋天的战场图景,衬托出征人的孤独与无奈。接着,诗人通过“磨剑横挥辽海水,弯弓仰射胡天月”的描写,表达了对敌人的不屈抗争。
后半部分则转向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憧憬。“洛阳道,花绽雪”与“乡里梦,如烟灭”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暗示着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怀念与对国家未来的忧虑。最后,“愿男儿策马踏扶桑,犁庭阙”的豪情壮志,展现了诗人渴望报国的心声,激励后人勇往直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国家未来的期盼,强调了勇于报仇的决心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白草黄沙”描绘的是怎样的环境?
A. 春天的繁花似锦
B. 秋天的战场荒凉
C. 冬天的银装素裹
D. 夏天的绿意盎然
诗中提到的“洛阳道”象征什么?
A. 未来的希望
B. 故乡的思念
C. 战斗的荣耀
D. 英雄的传奇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故乡的无奈
B. 对战争的厌倦
C. 爱国情怀与奋斗精神
D. 对历史的沉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