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满江红 其一 用岳武穆韵

《满江红 其一 用岳武穆韵》

时间: 2025-05-02 12:36:57

诗句

白草黄沙,征人去、秋光暗歇。

登雁塞、战场凭吊,英雄余烈。

磨剑横挥辽海水,弯弓仰射胡天月。

忍艰危不改老臣心,歼仇切。

洛阳道,花绽雪。

乡里梦,如烟灭。

问何时复我,九州无缺。

献馘飞传西尾首,酬勋遍饮东条血。

愿男儿策马踏扶桑,犁庭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6:57

原文展示:

满江红 其一 用岳武穆韵
作者:钱来苏 〔近代〕

白草黄沙,征人去秋光暗歇。
登雁塞战场凭吊,英雄余烈。
磨剑横挥辽海水,弯弓仰射胡天月。
忍艰危不改老臣心,歼仇切。

洛阳道,花绽雪。
乡里梦,如烟灭。
问何时复我,九州无缺。
献馘飞传西尾首,酬勋遍饮东条血。
愿男儿策马踏扶桑,犁庭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白草和黄沙的荒凉景象,征士在秋天的光影中缓缓离去。身临雁塞的战场,我缅怀英雄的壮烈。磨剑挥动辽海的水面,仰弓向月射去胡人的天际。面对艰难险阻,我的心志依然坚定,想要消灭仇敌。

在洛阳的道路上,花开如雪。乡里梦境如烟般消散。何时才能重归故土,让九州恢复完整?我愿意献出战功,传递给西方的首领,报答那些在东条流血的英勇战士。希望年轻的男儿能骑马踏上扶桑,开辟新的疆土。

注释:

  • 白草黄沙:形容荒凉的景象,白草和黄沙的环境常与战场关联。
  • 征人:指征召出征的士兵。
  • 雁塞:雁塞是指古代边防地点,常用作战场的象征。
  • 磨剑:指准备战斗,磨利武器。
  • 胡天:指敌国的天空,这里特指北方游牧民族。
  • 洛阳道:指通往洛阳的道路,象征着故乡和过去的美好。
  • 九州无缺:指希望国家完整,恢复往日的繁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钱来苏(生卒年不详)是一位近代诗人,作品以豪放激昂著称,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战乱时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兴亡、民族尊严的深切思考,借用岳武穆的韵律,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激昂的情感和浓烈的爱国情怀为主线,展现了古代将士的英勇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中通过描绘荒凉的战场和英雄的余烈,引发了对历史的深思。诗的前半部分,作者通过“白草黄沙,征人去秋光暗歇”描绘出一幅秋天的战场图景,衬托出征人的孤独与无奈。接着,诗人通过“磨剑横挥辽海水,弯弓仰射胡天月”的描写,表达了对敌人的不屈抗争。

后半部分则转向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憧憬。“洛阳道,花绽雪”与“乡里梦,如烟灭”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暗示着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怀念与对国家未来的忧虑。最后,“愿男儿策马踏扶桑,犁庭阙”的豪情壮志,展现了诗人渴望报国的心声,激励后人勇往直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草黄沙,征人去秋光暗歇:描绘了秋天战场的凄凉,征人离去的孤独。
  • 登雁塞战场凭吊,英雄余烈:在战场上凭吊英雄,感怀他们的英勇事迹。
  • 磨剑横挥辽海水,弯弓仰射胡天月:准备战斗的决心,向敌人发起挑战。
  • 忍艰危不改老臣心,歼仇切:无论多么艰难,心中依然坚定要报仇。
  • 洛阳道,花绽雪: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乡情如雪般纯洁。
  • 献馘飞传西尾首,酬勋遍饮东条血:希望能将战功献给国君,报答为国牺牲的英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磨剑横挥辽海水,弯弓仰射胡天月”,形成音韵和谐。
  • 比喻:如“乡里梦,如烟灭”,将梦比作烟,突出梦的短暂与脆弱。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国家未来的期盼,强调了勇于报仇的决心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草黄沙:象征战场的荒凉与悲壮。
  • 磨剑、弯弓:象征战斗的准备与决心。
  • 洛阳道:象征故乡与归属感。
  • 扶桑:象征着希望与新生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草黄沙”描绘的是怎样的环境? A. 春天的繁花似锦
    B. 秋天的战场荒凉
    C. 冬天的银装素裹
    D. 夏天的绿意盎然

  2. 诗中提到的“洛阳道”象征什么? A. 未来的希望
    B. 故乡的思念
    C. 战斗的荣耀
    D. 英雄的传奇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故乡的无奈
    B. 对战争的厌倦
    C. 爱国情怀与奋斗精神
    D. 对历史的沉思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满江红·写怀》:岳飞的同名词作,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壮志。
  •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毛泽东的作品,展现了壮丽的河山与民族精神。

诗词对比

  • 岳飞《满江红》:同样表达了对国家的关切和对敌人的愤怒,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民族精神。
  • 陆游《示儿》:表达了忠贞不屈的爱国情怀,反映了个人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主题。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岳飞全集》
  • 《近现代诗词选》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宝应野 变竹枝词九首之六 重游锺山定林寺 送蒲圻陈主簿彦升归越 上巳有怀金明池游赏 送李宗古录事谢病南归 留别道士许自然 太平时七首 其二 唤春愁 海陵西楼寓目 和王文举玉台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岐梁 利结尾的成语 包含月的成语 氏字旁的字 数不胜数 酉字旁的字 阜字旁的字 一二其详 卝字旁的字 沙瓶 拭目倾耳 列鼎而食 一生九死 香字旁的字 行结尾的成语 言之有礼 大显神通 霄房 包含嶷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