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6:0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06:13
又戏题下岩
作者:黄庭坚 〔宋代〕
往往携家来托宿,
裙襦参错佛衣巾。
未嫌满院油头臭,
蹋破苔钱最恼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场景:常常有家庭带着孩子前来借宿,女人们的裙子和佛教僧人的衣服交错在一起。尽管院子里充满了油头的臭味,但最让人烦恼的还是踩破了苔藓的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在诗词创作上,继承了杜甫与李白的风格,善于描摹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诗中描绘的场景可能是他在某次游历中所见,表达了对人情世态的感慨。
《又戏题下岩》通过日常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家庭聚集的场景,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在佛寺或山间居所借宿的情景。诗人用“裙襦参错佛衣巾”这一句,巧妙地将世俗与宗教的生活交织在一起,暗示出一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接下来的“未嫌满院油头臭”,则带有一种幽默而又无奈的态度,表现出对生活琐事的包容与调侃。最后一句“蹋破苔钱最恼人”,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苔藓作为一种自然的象征,代表着宁静与原始的美,踩破苔藓不仅是对自然的破坏,更是对生活细节的一种无奈和烦恼。
整首诗在轻松幽默的笔调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既有对人情的感慨,也有对自然的留恋,充分展现了黄庭坚的诗歌风格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琐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情世态的细腻观察和对自然的珍视,表现出一种幽默而又深刻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哪些人群来借宿?
A. 旅人
B. 学者
C. 家庭
D. 商人
“裙襦参错佛衣巾”中“裙襦”指的是:
A. 男子衣物
B. 妇女的裙子
C. 僧侣的袍子
D. 儿童的衣服
诗中最让诗人烦恼的是什么?
A. 油头臭
B. 踩破苔钱
C. 人多嘈杂
D. 天气炎热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