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劝驾桂林乡举

《劝驾桂林乡举》

时间: 2025-05-02 10:37:19

诗句

十年复此主文盟,喜得名邦岁贡英。

宴启鹿鸣珠照乘,堂开鹏运玉连城。

梅花雪里传魁信,桂子风前送客程。

若到天庭问南事,细陈长策为销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37:19

原文展示:

十年复此主文盟,喜得名邦岁贡英。
宴启鹿鸣珠照乘,堂开鹏运玉连城。
梅花雪里传魁信,桂子风前送客程。
若到天庭问南事,细陈长策为销兵。

白话文翻译:

经过十年再度重聚,庆幸能在这个名声显赫的地方获得英才的贡品。
宴席上开启了鹿鸣之声,璀璨的珠光照耀着乘坐的车马;
大堂里张开鹏程万里的运势,宛如玉石相连的美丽城市。
梅花在雪中传递着优秀的消息,桂花在风中送别着旅客的行程。
如果能够抵达天庭询问南方的事务,定会详细阐述长远的计划以消除兵戈。

注释:

  • 十年复此主文盟:十年后再次聚会,重申文人的盟约。
  • 岁贡英:每年向国家贡献优秀人才。
  • 宴启鹿鸣:宴会开始时发出鹿鸣声,象征吉祥。
  • 鹏运:鹏鸟象征远大的抱负和运势。
  • 梅花雪里传魁信:梅花在雪中开花,传递出优秀人才的消息。
  • 桂子风前送客程:桂花香气送别来客,寓意情谊深厚。
  • 细陈长策为销兵:详细说明长远的战略,以求和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君实,号安居,南宋诗人,生于晚唐,卒于南宋。李曾伯的诗风多以豪放、清新见长,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及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劝驾桂林乡举》作于李曾伯任职桂林期间,借以劝说有志之士积极参与国家建设,表现出他对国家和民生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一个盛大宴会的场景,表现了作者对文人聚会的期待与喜悦。诗中充满了吉祥的象征意象,如“鹿鸣”、“鹏运”等,不仅营造出一种和谐、繁荣的氛围,也显示出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向往。通过梅花与桂花的意象,作者引申出对优秀人才的赞美与期待,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最后一句“若到天庭问南事”,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深思熟虑与关切,暗示着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时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年复此主文盟:重聚的时间与主题,强调文人之间的情谊。
  • 喜得名邦岁贡英:表达了对优秀人才的欣慰,显示出对国家的期望。
  • 宴启鹿鸣珠照乘:宴席的热闹与吉祥,照亮了未来的方向。
  • 堂开鹏运玉连城:大堂内的美景,象征着未来的繁荣。
  • 梅花雪里传魁信:梅花的坚韧,象征着优秀人才的涌现。
  • 桂子风前送客程:桂花的芬芳,象征着美好的人际关系。
  • 若到天庭问南事:对国家未来的思考,展现出深沉的政治情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鹏运”比作美好的前途,寓意深远。
  • 对仗:如“梅花雪里”与“桂子风前”,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优秀人才的渴望与期待,同时反映出作者对国家未来的关心与忧虑,蕴含着深厚的历史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传递优秀人才的信念。
  • 桂子:象征友谊与美好,代表着温暖的送别情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主文盟”是什么意思? A. 文人的聚会
    B. 军事协定
    C. 商业联盟
    D. 诗歌比赛

  2. “宴启鹿鸣”中的“鹿鸣”象征着什么? A. 悲伤
    B. 吉祥
    C. 争斗
    D. 离别

  3. “若到天庭问南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无所谓
    B. 对国家事务的关注
    C. 对个人前途的担忧
    D. 对文人聚会的期盼

答案: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高》相比,李曾伯的这首诗更注重对人际关系与国家建设的描绘,而王之涣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人生感慨。两者虽风格不同,但都体现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贾动之盍簪堂红梅欲发作此问讯 寄翟密州 寄曾公卷 寄印老并招壁公 寄因胜观老 寄夷白坦然 寄相之并示坰 寄天牖元翰 寄尚志 寄吕少冯时余单骑入都将发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南方之强 心上人 上贾 互感 耐人咀嚼 衣字旁的字 南江 艮字旁的字 昂然自得 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韭字旁的字 三径之资 父字头的字 包含夕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宁的成语 工字旁的字 各有所职 摩肩击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