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18: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18:18
眼见色时耳便聋,耳闻声处眼无功。朝来不耐灵禽报,树上杨梅似火红。
眼睛看到颜色的时候耳朵就听不见声音,耳朵听到声音的时候眼睛就失去了作用。今天早晨不耐烦地听灵禽报信,树上的杨梅看上去像火一样红。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经典典故,但“灵禽”可以联想到古代文化中,鸟类常被视为传递信息的使者,象征着吉祥和美好的预兆。
作者介绍:释道震,宋代僧人,精通诗文,作品风格多以禅理为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氛围与人文精神。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宁静的早晨,作者在山林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瞬间,借助对比手法表达了感官之间的相互排斥与自然的和谐美。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揭示了人类感官的局限性。开头两句用“眼见”和“耳闻”的对立,形象地表现了视觉和听觉在同一时刻无法兼得的矛盾。诗人似乎在感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往往难以兼顾,提示人们在追求感官享受时,往往会错过其他的美好。接下来的两句转而以“灵禽”和“杨梅”描绘自然景象,给予读者一种生动而富有色彩的画面感,表现出自然的独特魅力与生命的鲜活。整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人生中的选择与感知的局限,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同时也反映了对自然的赞美与感悟。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释道震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灵禽”代表什么?
A. 野兽
B. 报喜的鸟
C. 鱼类
D. 昆虫
诗中所描绘的杨梅的颜色是什么?
A. 绿色
B. 蓝色
C. 火红
D. 黄色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