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1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1:06
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
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
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
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
这首诗描绘了玉真仙人时常前往太华峰(太华山)。在清晨,天鼓的声音鸣响,狂风如双龙腾飞。仙人在云中操控着闪电,行云飘动却没有痕迹。什么时候才能进入少室山(少室山是道教名山),与王母(王母娘娘)相见呢?
作者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中国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常表达对自由、理想的追求。李白的生平经历丰富,曾游历各地,广泛接触社会各阶层,形成了独特的诗歌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李白对道教思想的向往和追求的时期,表现了他对长生不老的渴望,以及与神仙相遇的梦想。反映了唐代社会对道教文化的崇尚。
《玉真仙人词》通过描绘玉真仙人的形象和活动,展现了李白对道教神仙世界的向往。诗中,太华峰作为道教名山,象征着修道者追求的理想境界。清晨的天鼓声和腾飞的双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仿佛在召唤着人们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
“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表现了仙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尤其是“行云本无踪”,暗示了道教追求的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
最后一句“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则表达了诗人对与王母相见的渴望,反映了他对长生不老、超脱世俗的追求。这种对永恒与超脱的向往,既是李白个人理想的体现,也是那个时代士人普遍思想的一种投射。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李白对道教理想的追求,对长生不老的渴望,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传达了他内心的孤独与理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太华峰”是指哪个文化背景下的名山?
“弄电不辍手”中的“电”指代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将进酒》与《玉真仙人词》都是李白的作品,但前者强调的是人生的短暂与豪放,后者则表现了对道教理想的追求。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前者积极向上,后者则更显得超然与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