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2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29:20
燕赵有秀色,绮楼青云端。
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
常恐碧草晚,坐泣秋风寒。
纤手怨玉琴,清晨起长叹。
焉得偶君子,共乘双飞鸾。
燕赵大地上有美丽的风景,华丽的楼阁耸立在青云之间。
她的眉眼如明月般娇艳,一笑倾倒了整个城市的欢愉。
我常常惧怕碧绿的草地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晚,因此在秋风中独自流泪感到寒冷。
纤细的手指怨恨那玉制的琴,早晨起床时不禁长叹。
我怎样才能遇到那位君子,与他共乘双飞的鸾鸟呢?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一生游历广泛,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浪漫的诗风闻名,诗作多描写自然、人生、友情、爱情等主题。
这首诗可能是在李白游历燕赵之地时所作,表达了他对美景、爱情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古风其二十七》展现了李白对美丽风景的赞美与对爱情的渴望。开头描绘了燕赵的秀丽风光,展现了自然的美好,接着转入对眉目如月的女子的赞美,表现了其对爱情的向往与欣赏。诗中呈现出的情感细腻而深刻,一方面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另一方面又透出一种孤独与无奈。作者常恐碧草晚,体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惋惜,坐泣秋风寒则暗示了内心的孤寂和对爱情的渴求。最后一句“焉得偶君子,共乘双飞鸾”则是对理想爱情的强烈呼唤,表达了对理想伴侣的期待与向往。整首诗在意境上既有风景的美丽,又有情感的深邃,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以及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展现了李白的浪漫情怀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燕赵”指的是哪个地区?
“一笑倾城欢”中的“倾城”指的是?
诗中常恐碧草晚是指:
可以将李白的《古风其二十七》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进行比较。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感悟,但李白更偏向于表现个人的情感与理想,而白居易则更关注社会现实与人生哲理。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