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8:22
潮田种滔重收谷,山路逢人半是僧。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
这首诗描绘了潮湿的田地里,农民们辛勤地收获着丰硕的谷物;在山路上行走,遇见的人一半是僧侣。城中有三座山,千座寺庙交错其间,夜晚时分,七座塔楼上点亮了成千上万的灯火。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描写寺庙和僧侣,反映了宋代社会对宗教的重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寺庙通常是人们向神灵祈祷和求助的场所,象征着人们的信仰和精神寄托。
谢泌,字承芳,号咏月,南宋时期的诗人,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和文化繁荣并存的时代。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描绘山水田园之美,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在宋代,农业和宗教文化得到了高度重视,城市周围的寺庙常成为人们休闲和朝圣的场所。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农田与寺庙和谐共存的赞美,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与人文景观,展现了宋代特有的田园与宗教文化的融合。首句以“潮田”开篇,生动描绘了丰收的农田,表达了对劳动成果的赞美。而“山路逢人半是僧”则引出了宗教元素,突显出在这片丰饶的土地上,僧侣的存在为生活增添了宁静与智慧。
接下来的“城里三山千簇寺”,将视线转向城市的宗教建筑,展现了密集的寺庙群,给人一种繁荣的感觉。最后一句“夜间七塔万枝灯”,以夜景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温暖而祥和的氛围,灯火通明的场景象征着人们的精神寄托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意境幽雅,情感真挚,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宗教文化的尊重。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丰收的赞美和对宗教文化的尊重,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和谐美好社会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潮田”指的是什么?
A. 干旱的田地
B. 水田
C. 沙漠
D. 山地
诗中“半是僧”暗示了什么?
A. 人们对宗教的冷漠
B. 僧侣的数量多
C. 只有僧侣在山路上
D. 人们不愿见到僧侣
诗中描绘的夜景是指?
A. 黑暗无光
B. 灯火通明的夜晚
C. 星辰明亮的夜空
D. 月光皎洁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