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2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22:11
夜起
作者: 王学浩 〔清代〕
眼前有著尽天亲,为子无时已缺伦。
丰祭岂能胜薄养,寸心那得报三春。
当年陟屺嗟游子,此日题书署老人。
屈指此身多歉事,每怀明发涕沾巾。
在眼前的景象中,父母的爱是无尽的,但作为儿子,我却在时光中辜负了他们的期望。丰盛的祭品怎么能弥补我对父母的薄养,我的心中又如何才能报答他们的辛劳与付出?当年我在外游历,叹息着父母的辛苦,如今却只能在书上写下我的愧疚。细数这身经历,心中充满了歉疚与懊悔,每当想到这些,我的眼泪便会沾湿手巾。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学浩,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对亲情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风格清新而又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夜起》是王学浩在夜深人静时写就,表达了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愧疚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作创作于一个充满思考与感怀的时刻,体现了诗人对家庭和亲情的深刻理解。
《夜起》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在夜晚的宁静中,感受到对父母深切的思念与歉意。开头两句直接表明了对父母无尽爱的感受,然而作为儿子的他却因各种原因未能回报,表现出强烈的内疚和反思。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丰祭”和“薄养”的对比,深刻揭示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强调了心意的价值超过了物质的供给。这种反差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悲哀。最后两句,诗人不仅回忆起当年远游的心情,更通过“屈指”这一细节,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身的歉疚,最终流露出情感的真挚与脆弱。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深刻而又细腻,让人倍感共鸣,充分显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亲情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与歉疚,传递出一种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丰祭”主要指什么?
A. 丰盛的祭品
B. 丰富的食物
C. 丰厚的财产
D. 丰盈的生活
诗人对父母的感情是怎样的?
A. 感激与歉疚
B. 喜悦与满足
C. 无奈与愤怒
D. 忍耐与冷漠
诗中“屈指此身多歉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豪与骄傲
B. 悔恨与自责
C. 轻松与愉快
D. 惆怅与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