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净远亭晚望

《净远亭晚望》

时间: 2025-05-03 10:16:04

诗句

鸂鶆娇红野鸭青,为人浮没为人鸣。

忽开风起仍波起,乃是飞声与落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0:16:04

原文展示:

鸂鶆娇红野鸭青,为人浮没为人鸣。
忽开风起仍波起,乃是飞声与落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在傍晚时分,水面上红色的鸂鶆和青色的野鸭,它们在水中浮沉、鸣叫。风一阵阵地吹来,水波也随之荡起,似乎水面上的声音与飞翔的声音交融在一起。

注释:

  • 鸂鶆(xīng dī):一种水鸟,羽毛色彩鲜艳,常在湖泊中栖息。
  • 娇红:娇美的红色,形容鸂鶆的颜色。
  • 野鸭:指一种常见的水鸟,体态优美,适应能力强。
  • 浮没:指在水面上漂浮或潜入水中。
  • 飞声与落声:指鸟儿飞起和落下时所发出的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阮郎,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以山水田园诗见长,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观察和真挚的情感描绘生活。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杨万里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之时,诗中通过对鸂鶆和野鸭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生灵的细腻观察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净远亭晚望》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傍晚水面的鸟类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诗人通过对鸂鶆和野鸭的描写,传达了他对自然生命的热爱。开头的“鸂鶆娇红野鸭青”,生动地展现了两种鸟的色彩对比,鲜明而富有视觉冲击力。接着“为人浮没为人鸣”一句,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给这些鸟儿赋予了生命,仿佛它们在为人们演唱,增强了诗的生动感。

在后两句中,诗人通过风和水波的描写,表现了自然的变化与声音的交织,进一步增强了诗的动感和音韵美。风起波动与飞声落声的结合,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统一,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还引发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深思,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鸂鶆娇红野鸭青:描绘了两种鸟的鲜艳色彩,体现出自然的美丽。
  2. 为人浮没为人鸣:表现鸟类在水中的灵动,仿佛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3. 忽开风起仍波起:描绘自然界的变化,风起时波纹荡漾,增添了动态美。
  4. 乃是飞声与落声:将自然的声音与鸟的动作结合,突显了生动的画面感。

修辞手法

  • 拟人:将鸟儿赋予人的特征,使其更具生动感。
  • 对仗:前后句的结构相似,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鸂鶆:象征着美丽与灵动。
  • 野鸭:象征着自由与自然的纯粹。
  • :象征着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两种鸟分别是什么? A. 白鹭和鸳鸯
    B. 鸂鶆和野鸭
    C. 麻雀和山雀

  2. “为人浮没为人鸣”中的“为人”是指什么?
    A. 鸟儿为人类服务
    B. 鸟儿与人类的关系
    C. 鸟儿为人类唱歌

  3. 诗中提到的自然现象有哪些?
    A. 风与水波
    B. 雪与雨
    C. 太阳与月亮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杨万里的这首诗更注重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而李白则表现了豪放与奔放的情感。两者在风格与主题上有明显的区别,前者关注生活的细节,后者则强调人生的豪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杨万里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日离长安客中言怀(一作春霁早行) 幽絷书情通简知己 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 晚泊江镇 在军中赠先还知己 冬日野望 咏尘 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 送费六还蜀 西京守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齿字旁的字 长字旁的字 野艇 蟆子 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帮倒忙 君子固穷 甘字旁的字 郁栗 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齲字旁的字 委曲成全 立刀旁的字 实蕃有徒 阳城一笑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一言而定 项庄之剑,志在沛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