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40: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40:57
陪诸公登南楼啜新茶
作者:陈与义 〔宋代〕
建康九酝美,侑以八品珍。
除瘴去热恼,与茶不相亲。
满月堕九天,紫面光磷磷。
平生酪奴谤,脉脉气未申。
定论得公诗,雅号知凝神。
执持甘露椀,未觉有等伦。
破睡及四座,愧我非嘉宾。
危楼与世隔,万事不及唇。
成公方坐啸,赏此玉花匀。
收杯未要忙,再试晴天云。
开口得一笑,兹游念当频。
闭眼归默存,助发梨枣春。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们在南楼上品茶的情景。建康的美酒佳酿让人陶醉,搭配上珍贵的茶叶,令人心旷神怡。作者感叹,去掉了炎热与烦恼,茶与这份清幽相得益彰。明月从天上倾洒而下,映照出紫色的光辉。作者回忆起自己平生的遭遇与流言,心中感慨难言。经过朋友的诗作,得到了一种凝神静气的雅致。手中捧着甘露般的茶水,未觉已与众人无异。但此刻却因打破沉默而感到羞愧,因为自己并不是受邀的嘉宾。高楼如同与世隔绝,世间的喧嚣似乎无法抵达。朋友们正在高谈阔论,欣赏着这清雅的茶香。收杯不要急于离去,再来品味这晴天的云朵。开口一笑,想起这次游玩的美好,心中更是念念不忘。闭目静存,助发内心的春意。
陈与义,字季常,号阮亭,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抒情,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生命运。
这首诗写于作者与友人在南楼品茶的场景,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的聚会风貌,也传达了对清雅生活的向往与享受。
这首诗以“陪诸公登南楼啜新茶”为主题,通过描绘品茶的场景,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建康的美酒与珍品,突出了茶在此情境中的重要性。通过“除瘴去热恼”的描写,诗人传达了茶带来的清凉与宁静,仿佛将烦恼一扫而空。
接着,诗人通过“满月堕九天”描绘出明月的皎洁,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此后,作者回忆起自己平生的遭遇,表现出对流言蜚语的无奈与感慨,展现了他内心的柔软与脆弱。与此同时,通过朋友的诗作,作者感受到了一种超脱的雅致,体现了文人之间的相互激励与欣赏。
“破睡及四座,愧我非嘉宾”一句,传达出作者在聚会中的谦卑与自省,尽管身处高楼,却感到自己并不如人所重视,表现出一份淡然与自谦。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思中,展现了人际间的温暖与生活的美好,似乎在呼唤人们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点滴。
建康九酝美,侑以八品珍。
在建康的美酒佳酿中,搭配上美味的珍品。
除瘴去热恼,与茶不相亲。
解除烦恼与炎热,茶水与这份清新相得益彰。
满月堕九天,紫面光磷磷。
明亮的月光洒落九天,映照出紫色的光辉。
平生酪奴谤,脉脉气未申。
平生遭受流言蜚语,内心的情感难以言表。
定论得公诗,雅号知凝神。
朋友的诗作让我明白了雅致与凝神的境界。
执持甘露椀,未觉有等伦。
手中捧着甘露般的茶水,未曾意识到与众人无异。
破睡及四座,愧我非嘉宾。
打破沉默的尴尬,感到我并非被邀请的嘉宾。
危楼与世隔,万事不及唇。
高楼似与世隔绝,世间琐事无法打扰。
成公方坐啸,赏此玉花匀。
朋友们正在品茶,欣赏着清雅的茶香。
收杯未要忙,再试晴天云。
收杯之际不必急,再来品味这晴天的云朵。
开口得一笑,兹游念当频。
开口一笑,珍惜这次游玩的美好时光。
闭眼归默存,助发梨枣春。
闭目静存,助发内心的春意。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品茶和友谊展开,表达了作者对清雅生活的向往、对友人情谊的珍视,以及在美好时光中对生活的感悟与反思。
诗中提到的“建康”是指哪里?
诗人用“甘露椀”来形容什么?
“满月堕九天”中的“九天”主要指什么?
《静夜思》(李白)与《陪诸公登南楼啜新茶》(陈与义)
两首诗都围绕着“月”这一意象,李白的《静夜思》着重表达思乡之情,而陈与义的诗则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情感。李白通过简单的自然景象传达深邃的情感,而陈与义则通过聚会的场景展现出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