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0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09:09
九月风景好,节意满天涯。
书生尊所闻,登高乱城鸦。
虽无后乘丽,前驱载黄花。
两楼压波壮,众泽分夭斜。
居夷惊有苗,访古悲章华。
萧条湖海事,胜日一笑哗。
兴移三里亭,木影杂蛟蛇。
九月的风景真好,节日的气氛弥漫在四面八方。
书生听闻盛事,登高望远,城市的鸦雀纷飞。
虽然没有美丽的后景,前方却满是黄花。
两座楼阁屹立于波涛之上,众多的水泽分布在斜阳下。
居住在异乡的人们惊叹于新苗的成长,寻访古迹时感叹往昔的辉煌。
湖海的景象显得萧条,胜过这一天的美好,令人忍不住欢笑。
兴致勃勃地走向三里亭,树影交错,仿佛有蛟龙在游弋。
作者介绍:陈与义,字景初,号澹翁,宋代诗人,以其诗风清新、意境深远而著称。生于南宋时期,个性洒脱,作品多关注人文关怀和自然风光。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重阳节,表达了诗人在美丽的九月登高时的感受,结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传统节日的重视。
这首诗通过描绘九月的美丽景色和重阳节的传统习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古代文化的追忆。开篇便以“九月风景好”引入,营造出一种愉悦的氛围,接着“节意满天涯”则将这一美景与节日的氛围结合,表现出浓厚的节日气息。诗中“书生尊所闻,登高乱城鸦”描绘了诗人作为文人,不仅享受自然的美好,更在寻求一种文化的归属感。全诗用词恰到好处,意象丰富,通过对黄花、楼阁、湖海等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理解。最后的“兴移三里亭,木影杂蛟蛇”则以生动的意象结束,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诗词测试:
“九月风景好”中“九月”指什么节日?
诗中“书生”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登高》同样以登高望远为主题,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二者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但陈与义更注重自然景观与节日氛围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