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7:22
闭门睡过春,出门绿满城。
八关池上柳,絮罢但藏莺。
世故剧千蝟,今朝此闲行。
草木随时好,客恨终难平。
寺有石壁胜,诗无康乐声。
扶鞍不得上,新月水中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春天闭门而睡,出门时满眼的绿意。八关寺旁的池塘边,柳树依旧,柳絮已经落尽,隐约可以听到黄莺的鸣叫。世俗的事务如同千头万绪的刺猬,今天我却在这里悠闲地游荡。草木随着季节的变化而美好,但我心中的遗憾却是难以平息的。寺中有石壁更为胜景,但诗中却没有康乐的声音。无法骑马向前,只有新月映照在水中生辉。
陈与义(约1040年-1120年),字仲明,号澄庵,福建人,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而含蓄的诗风著称,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中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悟。
这首诗写于初夏,诗人游览八关寺,感受到春天的结束与夏天的来临,内心充满了闲适与思考,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初夏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对世俗的淡漠。开头两句“闭门睡过春,出门绿满城”,用简单的叙述方式展现了春天的短暂与夏天的生机,诗人通过回归自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接着“八关池上柳,絮罢但藏莺”,描绘了八关寺的自然景色,柳树的柔美与黄莺的鸣叫相映成趣,给人以宁静而美好的感受。
在“世故剧千蝟,今朝此闲行”中,诗人对世俗的无奈与复杂有着深刻的领悟,千头万绪的生活事务如同刺猬一般让人感到困扰,而在这里他却选择了放下,享受悠闲的时光。后四句则表达了草木随季节变化而美好的感受,然而“客恨终难平”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遗憾与思乡之情。最后两句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尽管无法骑马远行,但新月的倒影在水中却又勾起了诗人对自然的无限遐想。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初夏的自然美,且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初夏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哲思。
诗中提到的“八关池”是指什么地方?
A. 一座寺庙
B. 一片草地
C. 一条河流
D. 一片森林
诗人对世俗事务的态度是?
A. 热爱
B. 厌倦
C. 漠不关心
D. 刻意追求
“扶鞍不得上”中“扶鞍”指的是什么?
A. 骑马
B. 坐车
C. 走路
D. 乘船
《山中杂诗》与《初夏游八关寺》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偏向于对山水的感悟,而后者则融合了对生活的哲思与闲适的情感,展现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