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28: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28:20
苏门山
田霢 〔清代〕
凡城达百门,相隔仅数里。
客子犯晓来,溶溶白云起。
曲径荣竹木,乱壑喧风水。
精蓝可留瞩,名园任徙倚。
因过崇台下,忆昔长啸子。
弹琴寄绝调,读易探奥旨。
欻发鸾凤音,渺渺清人耳。
客如嵇阮辈,或能悟妙理。
惭余无仙骨,安得私窃比。
徜徉山谷间,掬流还漱齿。
这座城有着百余道城门,门与门之间相隔不过几里。客人破晓而来,轻柔的白云悄然升起。小路蜿蜒,竹木繁茂,溪谷间风水声喧嚣。清澈的蓝色可供驻足观赏,名园中可以随意倚靠。经过崇台下时,想起往日的长啸之子。弹琴寄托绝妙的曲调,读《易经》则探究其中的奥义。忽然传来鸾凤的音律,似乎渺渺飘入清人的耳中。客人如嵇康、阮籍等人,或能领悟其中的妙理。我感到惭愧,自己没有那种仙人的气质,怎能妄自菲薄地与之相比。徜徉在山谷之间,捧水洗漱,畅快无比。
田霢,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歌见长,风格多样,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苏门山》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追求自然与内心和谐之时,诗人通过描绘山水之美,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这首诗以苏门山为背景,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宁静与美丽。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和谐美感。诗的前几句描绘了城门与白云,营造了一个宁静的早晨场景,接着转入对名园的细致描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后半部分则通过对往昔的回忆,表达了对文人雅士的仰慕与自我反思。诗中提及的“长啸子”与“嵇阮辈”,不仅是对古代文人的敬仰,更是对自我的一种谦逊。整首诗情感真挚而深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古代文人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境界的思考与谦逊,呈现出一种追求理想与和谐的心态。
诗中提到的“长啸子”指代的是哪类人物?
A. 诗人
B. 古代文人
C. 普通百姓
答案:B
“客子犯晓来”中的“犯”字意为?
A. 侵犯
B. 触犯
C. 经过
答案:C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主要是?
A. 城市
B. 山水
C. 沙漠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