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0:2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0:25:51
薰晷倦山行,屐齿劳渐歇。
鼓楫凌沧洲,万态时灭没。
澄镜豁双眸,遥峰渺一发。
风饱帆叶轻,水肥石华发。
朗咏游仙诗,酣娱浴佛月。
东望及三山,南流通百岳。
因兹向若惊,悟彼地维阙。
尘境本芥杯,世荣亦芒忽。
但任虚舟心,回帆鼓偶伐。
在温暖的阳光下,行走在疲惫的山间,鞋齿逐渐感到劳累。
划桨在广阔的海面上,万千景象瞬间消失。
清澈的镜子映照出双眼,远处的山峰如一缕轻烟。
风满帆轻,水丰石美如花。
吟唱游仙的诗篇,陶醉于佛月的沐浴。
向东望去可见三座山,向南流去则通往百岳。
此时此刻仿佛感到惊愕,领悟到那遥远的地方是维阙。
尘世本是微不足道的杯盏,世间的荣华也不过是浮云。
但任凭这虚幻的船心,帆随意地鼓起,偶尔划动。
吴敦礼是清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展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美的追求。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源于诗人游历自然山水时的感受,表达了他在游历中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世俗浮华的淡泊。
《拟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自然美感的诗作。诗人在游历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出对自然的深切体验。开篇的“薰晷倦山行,屐齿劳渐歇”便带出了一种疲倦的感觉,似乎在传达出游历的辛苦与享受。接下来的“鼓楫凌沧洲,万态时灭没”,则是对大海的描绘,表达出无尽的辽阔与瞬息万变。
诗人通过“澄镜豁双眸”的意象展现出清晰的视野和心灵的明朗,而“遥峰渺一发”则进一步强调了远方景色的虚幻与渺小。随后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丰盈与美丽,还回归到内心的宁静与思索。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世俗的淡漠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人在繁忙尘世中寻求心灵归属的旅程。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哲理思考与情感抒发。
“薰晷”指的是什么?
A. 寒冷的阳光
B. 温暖的阳光
C. 明亮的星光
D. 暗淡的月光
诗中提到的“尘境”是比喻什么?
A. 现实生活的繁忙
B. 理想的境界
C. 自然的美丽
D. 归隐的生活
“澄镜豁双眸”中的“豁”字可以理解为:
A. 拥有
B. 清晰
C. 开阔
D.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