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大司农李葵孺先生得请赐乘传归粤赋此以祖其行 其一

《大司农李葵孺先生得请赐乘传归粤赋此以祖其行 其一》

时间: 2025-07-29 17:35:59

诗句

帝里乡云拥去旌,官桥琼树接班荆。

还家客梦今堪惬,经国臣劳旧有名。

野驿析箠忘计日,金城留策绝呼庚。

相逢浪说忧边饷,为道狼烟已渐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7:35:59

原文展示:

大司农李葵孺先生得请赐乘传归粤赋此以祖其行 其一
作者:梁亭表 〔明代〕

帝里乡云拥去旌,
官桥琼树接班荆。
还家客梦今堪惬,
经国臣劳旧有名。
野驿析箠忘计日,
金城留策绝呼庚。
相逢浪说忧边饷,
为道狼烟已渐平。

白话文翻译:

在帝都的乡村,云彩环绕着旗帜离去,
官桥旁的琼树连接着班荆。
回到家乡,梦里已经是如此惬意,
为国效力的臣子,早已声名显赫。
在偏僻的驿站,忘记了日子计算,
在金城中留下的策略,已无声无息。
相逢时随便谈谈边疆的忧虑,
听闻战火已经渐渐平息。

注释:

  1. 帝里: 指的是京城,古代一般指长安或北京。
  2. 乡云: 乡间的云彩,表现出乡愁的情绪。
  3. 官桥琼树: 官桥是官府的桥,琼树指美丽的树木,象征繁华的景象。
  4. 班荆: 原指古代用荆条编制的物品,这里或指与朋友团聚的情景。
  5. 经国臣劳: 指为国家服务而辛劳的臣子,体现出对国家的责任感。
  6. 金城: 指坚固的城池,象征着安全和稳定。
  7. 狼烟: 战争时点燃的烟火,古时用以传递消息,象征战争的存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亭表(约1555-1620),明代诗人,原籍广东,后迁居江西。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社会民生的关怀著称,作品多涉及乡愁、时事等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的创作是在李葵孺先生得到乘传归粤后,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国家局势的关注。诗人在经历了官场的辛劳后,回到家乡,感受到一种既亲切又复杂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开篇的“帝里乡云拥去旌”即刻引入了乡愁的情感,通过“云”和“旌”这两个意象,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接下来描述了归途的美好与对过去的回忆,展现了一种温馨的气氛。

诗中“经国臣劳旧有名”点出了诗人曾经的辛劳与成就,表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而“相逢浪说忧边饷”则对比了个人情感与国家大事,显示了诗人在轻松的对话中流露出的对边疆战事的忧虑,突显出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仅是一篇归乡的抒情诗,更是对时代背景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个人与国家命运的思考,情感层次丰富,耐人寻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帝里乡云拥去旌: 描绘了从京城出发,乡村的景象,隐喻离别之情。
  2. 官桥琼树接班荆: 描绘归途的风光,表现家乡的美丽。
  3. 还家客梦今堪惬: 归乡的梦境令人愉悦,表达对故乡的向往。
  4. 经国臣劳旧有名: 回忆为国服务的辛苦,强调自己的成就。
  5. 野驿析箠忘计日: 在偏僻驿站的日子,忘却时间的流逝,表现悠然自得。
  6. 金城留策绝呼庚: 在金城中所留下的计策,已无声无息,象征往事的消逝。
  7. 相逢浪说忧边饷: 与人相逢时随便谈论边疆的忧虑,展现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8. 为道狼烟已渐平: 战争的狼烟逐渐平息,表达对未来的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帝里乡云”与“官桥琼树”,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 比喻: 通过“狼烟”比喻战争,生动传达出当时的社会状况。
  • 意象: 使用了乡村、官桥、金城等意象,构建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乡愁与家国情怀。诗人在归乡的路上,既有对往昔辉煌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憧憬,情感真挚,耐人寻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乡云: 乡愁的象征,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2. 官桥琼树: 代表繁华美丽的故乡,充满生机。
  3. 金城: 象征着安全和稳定,代表国家的坚固。
  4. 狼烟: 战争的象征,传递着忧虑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帝里乡云”指的是哪里? A. 乡村 B. 京城 C. 海边 D. 山林
    答案:B

  2.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 A. 怀念 B. 忘记 C. 无所谓 D. 厌恶
    答案:A

  3. “狼烟”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火灾 B. 战争 C. 照明 D. 烟雾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大司农李葵孺先生得请赐乘传归粤赋此以祖其行 其一》: 两者均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静夜思》更为直接,情感更为浓烈;而《大司农李葵孺先生得请赐乘传归粤赋此以祖其行 其一》则在叙述中融入了对国家的思考,情感更为复杂。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梁亭表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 拨闷(一作赠严二别驾) 上水遣怀 得舍弟观书自中都已达江陵,今兹暮春月末…情见乎词 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太夫人 太平寺泉眼 涪城县香积寺官阁 水宿遣兴奉呈群公 阆中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乙字旁的字 咕嘬 卫生间 出言吐词 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龠字旁的字 割肉饲虎 人急计生 阜字旁的字 鸣鹑 名葩异卉 牵丝攀藤 鬼字旁的字 包含景的成语 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接贵攀高 亿康 目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