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德基

《送德基》

时间: 2025-05-10 10:33:22

诗句

单阏多馀庆,清时得伟人。

德隆荀氏操,学慕孟轲醇。

久愧沟中断,常亲席上珍。

征帆忽西去,怅望宛溪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3:22

原文展示:

送德基
李蟠

单阏多馀庆,清时得伟人。
德隆荀氏操,学慕孟轲醇。
久愧沟中断,常亲席上珍。
征帆忽西去,怅望宛溪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德基的送别之情,诗人以祝福的口吻赞美他所取得的成就。诗中提到单阏多馀的庆贺,意指在清明的时代能有如此杰出的人物。德基品德高尚,学习荀子的操守,志向如孟子的纯厚。诗人对德基的离去感到遗憾,感叹自己曾经与他亲近的时光,如今只剩下对宛溪的遥望。

注释:

  • 单阏:指单独的、特别的,可能是庆祝的场合。
  • 多馀庆:多余的庆祝,指在特殊时刻的祝贺。
  • 德隆:品德高尚。
  • 荀氏:指荀子,他的思想影响深远。
  • 学慕:学习和仰慕。
  • 孟轲:指孟子,强调道德和仁义。
  • 沟中断:比喻长时间未能相聚。
  • 席上珍:指在宴席上珍贵的朋友。
  • 征帆:指船只出发,象征离别。
  • 宛溪滨:指宛溪的岸边,诗人对待离别的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蟠,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其诗作流传于世。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送德基》是李蟠在朋友德基即将离去时所作,诗中流露出对朋友的深切祝福与不舍之情,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对理想人物的赞美。

诗歌鉴赏:

《送德基》通过四句简练的诗句,表达了对朋友德基的深情祝福与惜别之情。全诗从开头的庆祝逐渐过渡到离别的感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情感循环。首句“单阏多馀庆”开篇即以庆贺的语气,展现出德基在清明时代的卓越成就;紧接着提到德基的品德和理想,表现出诗人与德基之间的志趣相投。

中间两句的“久愧沟中断,常亲席上珍”,则显露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友谊的担忧,情感愈加深沉。最后一句“征帆忽西去,怅望宛溪滨”,将离别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静静凝望着宛溪,寄托了对朋友的思念与祝福。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古典诗词的优美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单阏多馀庆:表达在特殊时刻对德基成就的祝贺。
  2. 清时得伟人:强调在清明的时代,德基是一位杰出的人物。
  3. 德隆荀氏操:赞美德基的品德,如同荀子一般高尚。
  4. 学慕孟轲醇:表达对德基学习孟子的志向的欣赏。
  5. 久愧沟中断:感叹与德基相聚的时间太短。
  6. 常亲席上珍:珍惜过去与德基一起的时光。
  7. 征帆忽西去:暗示德基的离去。
  8. 怅望宛溪滨:表达对德基的思念与不舍。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德隆荀氏操,学慕孟轲醇”,对称工整。
  • 比喻:将离别比作“征帆”,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现了对朋友德基的祝福与不舍之情,突显了古代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征帆:象征离别与未来的旅途。
  • 宛溪:代表思念与回忆的场所,寓意深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伟人是谁? a) 孟子
    b) 荀子
    c) 德基
    d) 李蟠

  2. “久愧沟中断”中“沟”的含义是? a) 河流
    b) 朋友
    c) 地方
    d) 交流

  3. 诗人对德基的感情是? a) 忘记
    b) 不舍与祝福
    c) 轻视
    d) 嫉妒

答案:

  1. c) 德基
  2. d) 交流
  3. b) 不舍与祝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李白
  • 《送别》——王之涣

诗词对比:

  • 《送友人》:李白在此诗中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但更注重于壮阔的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的结合。
  • 《送别》:王之涣则通过简单的意象,表现出更为浓烈的离愁与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谒金门 台上 侍赵开府夜宴 醉桃源 虞美人 送吴松溪过淮 汉宫春(寿乡帅范尚书。郡有苍云堂,因古柏得名) 玉楼春 其三 琴调相思引 赠杨子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孝子顺孙 施赋 白矾 缠头赀 包含贤的成语 侃然正色 攴字旁的字 争短论长 谋开头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枯井颓巢 直权无华 皮字旁的字 黍字旁的字 单文孤证 猛氏 頁字旁的字 麻字旁的字 包含敏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