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0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07:51
送赤石山人还山 其一
作者: 徐恪 〔清代〕
张子独行儒,亮节遭世弃。
平生少壮怀,蹉跎鬓发悴。
黄鹄摩苍天,千里一鼓翅。
高鸿飞冥冥,不羡随阳计。
云胡附鸡鹜,局蹐泥滓内。
去去南山南,松涛写苍翠。
携家就樵牧,妻子相妩媚。
长歌紫芝曲,永负青云器。
挥手谢朋侪,君平亦弃世。
张子独自行走在世间,品德高尚却遭到世俗的抛弃。
他年轻时志向远大,如今却因岁月的流逝而鬓发渐白。
黄鹄展翅飞向苍天,一路高飞千里。
高飞的鸿雁在空中翱翔,不羡慕那些追随阳光的人。
云怎么能附着在鸡和鹜的身上,局限于泥泞和污垢中?
我将去南山南,松涛声中写下苍翠的景色。
带着妻儿去砍柴牧羊,家人之间相互依偎温馨。
我长歌唱着紫芝的曲子,却永远无法实现青云之志。
挥手告别朋友,君平也抛弃了世俗。
作者介绍:徐恪,清代诗人,擅长古诗,作品多表现其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之时,表达了对归隐山林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的蔑视。
这首诗以张子为引子,阐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诗人以张载的高洁品德开篇,表明自己对士人理想的追求,但随即转向对生活的无奈与失落。前四句描绘了一位理想主义者在现实中遭遇的挫折,揭示出高尚品德在世俗社会中的孤立无援。接着,通过黄鹄和高鸿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由、理想和自然的向往,呈现出一种不羁的生活态度。后半部分则描绘了家庭生活的温馨与安宁,虽有对青云之志的遗憾,但也流露出对平凡生活的珍视。整首诗在理想与现实的交错中,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诗人在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时,选择了归隐,体现了对自然与家庭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张子”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高鸿飞冥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携家就樵牧”指的是什么生活状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