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南柯子·不羡人先悟

《南柯子·不羡人先悟》

时间: 2025-04-27 15:00:28

诗句

不羡人先悟,惟愁我未愚。

蓬头垢面嘴卢都。

身做行庵,到处得安居。

不著人情绊,常教我相除。

逍遥自在个尘无。

物外山侗,不解会功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0:28

原文展示:

不羡人先悟,惟愁我未愚。
蓬头垢面嘴卢都。
身做行庵,到处得安居。
不著人情绊,常教我相除。
逍遥自在个尘无。
物外山侗,不解会功夫。

白话文翻译:

我并不羡慕那些早已领悟真理的人,只是担心我自己还未达到那种愚钝的境地。即使蓬头垢面,嘴唇干裂,我也能安心住在我的庵堂中,四处游走,找到自己的安宁。不被世俗情感所束缚,我常常能将它们抛弃。世俗的烦恼在我心中显得无足轻重,超越物质的山野,我却不懂得如何去领悟其中的深意。

注释:

  • 不羡:不羡慕。
  • 先悟:早已领悟。
  • 惟愁我未愚:只担心我还未愚钝。
  • 蓬头垢面:形容外表邋遢。
  • 嘴卢:嘴唇干裂。
  • 行庵:行走的庵堂,即流浪或隐居处所。
  • 安居:安定地生活。
  • 不著人情绊:不被人情世故所牵绊。
  • 逍遥自在:形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状态。
  • 物外山侗:超越物质的山野,指心灵的境界。
  • 不解会功夫:不懂得如何去领悟其中的道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钰,元代诗人,字子仪,号清逸,出生于江苏,擅长诗词,尤其以词作见长。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马钰在当时的文人中以其高洁的品格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代,社会动荡不安,士人普遍感到对现实的无奈与失望。诗人借此表达对世俗的淡泊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南柯子·不羡人先悟》表现了诗人对世俗价值观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自我内心世界的向往。诗的开篇“不羡人先悟”,很明显地表现出诗人对那些早已觉悟的人没有羡慕之情,反而对自己尚未领悟的境地感到忧虑。这种情感实际上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以及对自我修养的追求。

接下来的“蓬头垢面嘴卢都”,诗人用自嘲的方式,描绘了自己潦倒的外表,却透露出一种内心的坚韧与淡然。尽管外形不堪,但身处行庵,却能找到安宁,这样的对比进一步突显了内心世界的富足与宁静。

“不著人情绊”,诗人在这句中表达了对世俗关系的超然态度,意在强调一种独立的精神状态。逍遥自在的生活方式使他能够自由游走于尘世之间而不受其扰,这种追求反映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的渴望。

最后的“物外山侗,不解会功夫”,则是对自我局限的认知,尽管追求超越,但却不懂得如何真正去理解和领悟。整个诗作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自我心灵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羡人先悟,惟愁我未愚:表现诗人对他人早悟的无羡慕,反而对自身的迷惘感到忧虑。
  2. 蓬头垢面嘴卢都:描绘自己落魄的形象,反映出一种对外表无所谓的态度。
  3. 身做行庵,到处得安居:强调内心的安宁与自在,哪怕身处简陋的环境。
  4. 不著人情绊,常教我相除:表达对世俗关系的超然,意在保持内心的清净。
  5. 逍遥自在个尘无:强调内心的自由,超越物质的束缚。
  6. 物外山侗,不解会功夫:传达对人生哲理的追求,但又感到自身的无知与局限。

修辞手法:

  • 对比:外表的邋遢与内心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 排比:使用“身做行庵”、“到处得安居”展现诗人的生活状态。
  • 隐喻:通过“物外山侗”隐喻心灵的追求与境界的提升。

主题思想:

本诗的核心思想是对世俗束缚的超脱与对内心自由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自我的反省,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真谛的探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行庵:象征隐逸与安宁的生活。
  • 蓬头垢面:象征世俗的无常与生活的艰辛。
  • 逍遥自在:象征内心的自由与超脱。
  • 物外山侗:象征心灵的境界与哲理的追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先悟”的态度是? A. 羡慕
    B. 无所谓
    C. 不羡慕

  2. “蓬头垢面嘴卢都”中,诗人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外表的在意
    B. 对生活的自嘲
    C. 对他人的不屑

  3. “不著人情绊”意味着? A. 受到人情的牵绊
    B. 超越世俗的束缚
    C. 对人情的极端依赖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超脱的态度。
  • 王维的《鹿柴》:展示隐逸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对比:

  • 比较马钰的《南柯子》与陶渊明的《饮酒》:两者均表现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但马钰更注重内心的超脱,而陶渊明则强调与自然的融合。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典文学概论》
  • 《元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登岳阳楼二首 门有车马客 怨歌行 杂曲歌辞 结客少年场行 从军行二首 其二 相和歌辞·门有车马客行 初晴应教 相和歌辞。门有车马客行 相和歌辞。飞来双白鹤 相和歌辞。中妇织流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户字头的字 着己 寿的繁体字怎么写_寿字繁体书写教学 一字开头成语大全_一字成语及解释 八字旁的字 拒斥 玉粒桂薪 十九笔画汉字大全_十九笔画常用字汇总 硕字的正确读音及拼音详解_硕的发音与用法 刀字旁的字 丧胆消魂 包含膀的词语有哪些 馔炙 包含袱的词语有哪些 女足的拼音及汉字解析_女足的正确读音与书写 方字旁的字 片字旁的字 崭露头脚 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尨眉皓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