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从叔校书简南归

《送从叔校书简南归》

时间: 2025-05-02 09:56:38

诗句

长安别离道,宛在东城隅。

寒草根未死,愁人心已枯。

促促水上景,遥遥天际途。

生随昏晓中,皆被日月驱。

北骑达山岳,南帆指江湖。

高踪一超越,千里在须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56:38

原文展示:

送从叔校书简南归
作者: 孟郊 〔唐代〕

长安别离道,宛在东城隅。
寒草根未死,愁人心已枯。
促促水上景,遥遥天际途。
生随昏晓中,皆被日月驱。
北骑达山岳,南帆指江湖。
高踪一超越,千里在须臾。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长安的离别之路上,仿佛就在东城的角落。
那寒冷的草根尚未枯萎,愁苦的人心却早已枯竭。
水面上的景色急促而美丽,远方的天际道路漫漫。
生命在昏晓之间流转,皆被日月驱使。
北方骑马的行者抵达高山,南方的船帆指向江湖。
高远的踪迹一旦超越,千里之路就在瞬息之间。


注释:

字词注释:

  • 长安:唐代的都城,象征繁华与离别。
  • 东城隅:指长安城的东边,强调离别的地点。
  • 寒草:指冬天的草,象征生命的坚韧。
  • 促促:形容水面景色变幻迅速。
  • 遥遥:形容距离遥远。
  • 高踪:指高远的足迹或成就。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描写长安的离别与愁苦,反映了唐代士人的情怀和对归属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河南汝阳人。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情感真挚的诗风闻名。他的诗常常表达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孟郊与从叔分别之际,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离别之苦,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唐代是一个诗歌繁荣的时期,士人常常通过诗歌抒发个人情感。


诗歌鉴赏:

此诗表现了浓厚的离愁别绪,开头几句便设定了离别的背景,"长安别离道,宛在东城隅"通过描绘长安的东城,展现了离别的痛苦与不舍。接下来的“寒草根未死,愁人心已枯”则通过对比,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人心的凋零,愁苦的心情在这句中得到了升华。

“促促水上景,遥遥天际途”描绘了水面上景色的迅速变化,象征着人生的短暂与流逝,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后面的“生随昏晓中,皆被日月驱”则更进一步,指出人生在时间的流逝中无可奈何,所有的经历都在日月的推动下进行,带有一种宿命的无奈感。

最后的两句“北骑达山岳,南帆指江湖”描绘了不同方向的归宿,而“高踪一超越,千里在须臾”则展现了人对理想和追求的向往,尽管离别带来痛苦,但追寻的脚步从未停歇。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充满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长安别离道,宛在东城隅。
    描述离别的地点,东城角落仿佛是离别的起点,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2. 寒草根未死,愁人心已枯。
    寒草依然坚韧,象征生命的延续;而愁苦的人心却已枯竭,突显内心的无奈与痛苦。

  3. 促促水上景,遥遥天际途。
    水面景色急促,暗示时间的流逝;远方的天际则代表着人生的旅途。

  4. 生随昏晓中,皆被日月驱。
    生命在晨昏之间流转,不可逆转,强调时间的无情。

  5. 北骑达山岳,南帆指江湖。
    描绘了两种不同的归宿与追求,北方的高山与南方的江湖。

  6. 高踪一超越,千里在须臾。
    传达了追求理想的决心,虽然千里之路看似遥远,但在心中却是瞬息之间。

修辞手法:

  • 对比:如“寒草根未死,愁人心已枯”,自然与人情的对比。
  • 意象:如“水上景”、“天际途”等,构建出诗的意境。
  • 比喻:将人生比作旅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的描绘与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展现了人在面对离别时的无奈和追求理想中的坚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安:象征繁华与离别。
  • 寒草:象征坚韧与生命。
  • 水上景:象征时间流逝的无情。
  • 北骑、南帆:分别代表不同的人生追求与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长安别离道”中的“长安”指的是哪个朝代的都城?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2. “寒草根未死,愁人心已枯”反映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愁苦
    c) 兴奋

  3. 诗中提到的“北骑达山岳,南帆指江湖”意味着什么? a) 旅行
    b) 离别的方向
    c) 生活的选择

答案:

  1. b) 唐代
  2. b) 愁苦
  3. c) 生活的选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送别》 - 王之涣
  2.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孟郊与王之涣的离别诗:两者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孟郊更偏向于哲理思考,而王之涣则更直接抒发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 《唐代文学史》

通过对《送从叔校书简南归》的深入分析,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情感与艺术价值。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大雨 初春书怀 春雨 西兴泊舟 三峡歌九首 其五 闵雨 幽居夏日 闲适 养生 夜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聿字旁的字 执劳 搏桑 卓著成效 确据 骄假 韦字旁的字 国破家亡 包含屡的词语有哪些 绞丝旁的字 翼翼小心 齐字旁的字 独木不成林 规天矩地 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克字旁的字 下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