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3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34:10
曾是风雨力,崔巍漂来时。
落星夜皎洁,近榜朝逶迤。
翠潋递明灭,清潈泻欹危。
况逢蓬岛仙,会合良在兹。
这曾经是经历了风雨的力量,崔巍在漂浮的时刻。
夜晚的星星在皎洁的天空中坠落,近处的船只在朝阳中缓缓前行。
翠绿的波光交替着明亮和黯淡,清澈的水流倾泻而下,姿态摇曳不定。
更何况我在这里遇见了蓬岛的仙人,良好的缘分就在此时此地。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敬之,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情感真挚的诗作而闻名。其诗风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
《浮石亭》写于孟郊晚年,正值他对人生与自然的感悟加深之时。此时的社会动荡不安,孟郊心中既有对美好环境的向往,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浮石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事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的追求。开篇以“曾是风雨力”引入,暗示了经历过风雨的沧桑感,紧接着描绘了高耸的崔巍,给人一种壮丽的视觉冲击。接下来的“落星夜皎洁”描绘了夜空的静谧与星辰的美丽,流露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在诗中,“翠潋递明灭,清潈泻欹危”展现了水波的变化,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幻。而最后两句“况逢蓬岛仙,会合良在兹”则把诗的意境提升至一个理想的境界,表达了诗人与理想相遇的美好时刻,给人以希望和向往。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人、自然与理想的和谐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孟郊成功地传递了一个关于追求与理想的主题。
本诗运用了比喻、拟人和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意的表现力。如“落星夜皎洁”用落星比喻美好时光的流逝,“翠潋递明灭”则通过水波变化象征人生的无常,形成了强烈的意象对比。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理想与美好人生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的思考与感慨,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情感。
本诗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蓬岛”象征什么?
“清潈泻欹危”中的“潈”字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