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2:54:48
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
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
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梦思。
不忍别,还相随。
相随迢迢访仙城,三十六曲水回萦。
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
银鞍金络到平地,汉东太守来相迎。
紫阳之真人,邀我吹玉笙。
餐霞楼上动仙乐,嘈然宛似鸾凤鸣。
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东太守醉起舞。
手持锦袍覆我身,我醉横眠枕其股。
当筵意气凌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分飞楚关山水遥。
余既还山寻故巢,君亦归家渡渭桥。
君家严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虏。
五月相呼渡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
行来北凉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
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
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
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何!
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
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
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
此时行乐难再遇,西游因献《长杨赋》。
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
渭桥南头一遇君,酂台之北又离群。
问余别恨今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
言亦不可尽,情亦不可及。
呼儿长跪缄此辞,寄君千里遥相忆。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2:54:48
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
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
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梦思。
不忍别,还相随。
相随迢迢访仙城,三十六曲水回萦。
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
银鞍金络到平地,汉东太守来相迎。
紫阳之真人,邀我吹玉笙。
餐霞楼上动仙乐,嘈然宛似鸾凤鸣。
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东太守醉起舞。
手持锦袍覆我身,我醉横眠枕其股。
当筵意气凌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
分飞楚关山水遥。
余既还山寻故巢,君亦归家渡渭桥。
君家严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虏。
五月相呼渡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
行来北凉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
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
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
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何!
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
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
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
此时行乐难再遇,西游因献长杨赋。
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
渭桥南头一遇君,酂台之北又离群。
问余别恨今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
言亦不可尽,情亦不可及。
呼儿长跪缄此辞,寄君千里遥相忆。
回忆起昔日的洛阳董糟丘,为我在天津桥南建酒楼。
用黄金和白璧买来欢声笑语,醉倒几个月也不在乎王侯。
天下的贤豪青云之士中,唯有你我心意相投。
不管是回山还是转海,倾情倒意毫不吝惜。
我向淮南攀爬桂树,君却留在洛北愁梦缠绵。
不忍分别,还要相随。
一路相随迢迢去访仙城,三十六道曲水回环。
清溪初入时千花绽放,万壑之间松风萧声。
银鞍金络直入平地,汉东太守前来相迎。
紫阳真人邀请我吹玉笙,
霞光餐楼上奏响仙乐,嘈嘈宛如鸾凤鸣。
袖中长管催我轻举,汉东太守醉起舞。
手持锦袍覆在我身,我醉卧在他的腿上。
在宴席上意气飞扬,星离雨散不知今朝,
各自飞往楚关山水遥。
我归山寻旧巢,君也回家渡渭桥。
君家严君如貔虎,做并州的尹,遏制戎虏。
五月相呼渡太行山,摧轮不觉羊肠苦。
一路走来北凉岁月已深,感激君的贵义轻如黄金。
琼杯美食青玉案,让我醉饱无归心。
时时向城西曲折行,晋祠流水如碧玉。
浮舟戏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兴起携妓肆意游玩,似杨花随雪何其多!
红妆欲醉在斜阳下,百尺清潭映出翠娥。
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
清风送歌入空中,歌曲自绕行云飞。
此时的欢乐难再遇,西游因献长杨赋。
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
渭桥南头与君相遇,酂台北边又离群。
问我别恨今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
言语无法尽述,情感也难以及。
呼儿长跪缄此辞,寄君千里遥相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见长,常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由的追求。李白的作品中融合了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哲理,广受后世赞誉。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是李白在流亡生涯中写给好友元参军的一首诗。诗中回忆了昔日的欢聚时光,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情谊,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慨。
本诗以回忆和思念为主线,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李白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情。诗歌开篇即以往事唤起对洛阳的回忆,描绘了当时的热闹场景:在酒楼中以黄金和白璧为代价换取欢声笑语,表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人生乐趣的追求。接着,诗人通过“海内贤豪青云客”的描写,强调了友人之间的志趣相投,展现出一种心灵的契合。
诗中反复提及的“相随”二字,表达了李白对友人深切的眷恋和不舍之情,尽管分别在即,仍希望能够再度相聚。后半部分描绘了游览仙城的美好场景,充满了神秘与梦幻的色彩,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最后,诗人以“问余别恨今多少”结束,流露出对离别的无奈与伤感,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惆怅,情感真挚而深沉。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与对仗,例如“银鞍金络”描绘了美好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与敬意。同时,诗中多处使用了排比,增强了语势的气势与情感的表达。
全诗的主题是怀念与友谊,表达了李白对昔日欢聚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回忆过去的快乐与美好,反映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
李白在诗中提到的酒楼位于哪个城市?
诗中“倾情倒意无所惜”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问余别恨今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中的“落花春暮”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