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0:2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0:24:25
王之望的《初至鸿佑成》
我生何悠悠,飘摇若悬旌。
已破龙华梦,复成鸿佑行。
鸿佑在何许,海阔山峥嵘。
地侵鱼龙窟,路与猿猱争。
晓日见初出,潮波无时平。
我来秋薄暮,寒雨纷纵横。
狂飚振林麓,窗户皆有声。
山鬼夜中号,怪禽篱外鸣。
我衰不能寐,起行迟天明。
欻然念身世,百感襟抱盈。
仲宣昔遭乱,避地之蛮荆。
登楼赋怀土,凄伤欲无生。
况我滞瓯越,八见秋风惊。
憧憧一州间,萧寺六易名。
已去还复来,如鱼被钩婴。
去既无所之,来亦何所营。
藜萑诚不充,萍蓬甘所丁。
兹地实乐土,浮生聊耦耕。
鴒原喜在眼,蠹简能娱情。
九夷亦何陋,四海皆弟兄。
我活着的日子是如此悠长,仿佛在飘摇的旌旗之中。
曾经破碎的龙华梦,如今又成了鸿佑的行程。
鸿佑身处何方?大海辽阔,山峦耸立。
大地上鱼龙交错,路途与猿猴竞争。
清晨的阳光初升,潮水总是起伏不定。
我在秋天的薄暮中来到这里,寒雨纷纷洒落。
狂风在林间呼啸,窗户都发出响声。
山鬼在夜里呜咽,怪鸟在篱笆外鸣叫。
我衰老得无法入眠,天明时才起身行走。
忽然想起自己的身世,百感交集涌上心头。
仲宣当年遭遇动乱,逃避到蛮荒的荆地。
他登楼赋诗思念故土,悲伤得几乎无以为生。
更何况我滞留在瓯越,八次见到秋风惊动。
在这一州的萧条之中,萧寺的名字已经易了六次。
已去又复回来,像鱼被钩子钓住一样。
去的地方无所依归,来的地方又有什么目的?
藜和萑草确实不能充饥,浮萍和蓬草甘愿寄托。
这里实在是乐土,浮生聊做耕作的伴侣。
鴒原的景色让我愉悦,虫蠹的简册能使我开心。
九夷地区又有什么可鄙夷的,四海之内皆是兄弟。
王之望,宋代诗人,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时期,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该诗作于王之望初到鸿佑之地时,正值秋季,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故土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和无奈。
王之望的《初至鸿佑成》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古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开篇以“我生何悠悠,飘摇若悬旌”引入,带有哲理的沉思,表现出人生的无常与漂泊。接着,诗人提到破碎的“龙华梦”,暗示了对理想的追求以及现实的无奈。
诗中“晓日见初出,潮波无时平”描绘了自然的变化,象征着世事的动荡无常。寒雨与狂风的描写则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孤独。这种情感随着对仲宣的提及而愈发明显,诗人将自己的遭遇与历史人物相联系,流露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最后,诗人在回归与离去之间的徘徊,表现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尽管身处异乡,诗人依然在寻找归属感,展现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既有对大自然的描绘,也有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探讨,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与追求。
诗中提到的“龙华梦”指代什么?
“狂飚振林麓”在诗中表现了什么情感?
“四海皆弟兄”的意思是?
对比王之望的作品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的情感,但李白运用的意象更为简洁直白,而王之望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更为复杂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