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0:1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15:26
留题光相寺
王之望 〔宋代〕
至人悲念摄冥顽,
倏见光明指顾间。
亿劫未曾亲见佛,
一宵今得暂栖山。
从来叶障须除结,
此去功名直等闲。
欲以残年奉香火,
尘劳无计恋松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世间的忧伤和对佛法的渴求。诗人感叹那些执迷不悟的人,突然间却看到了指引方向的光明。经历了无数劫难,诗人一夜之间得以在山寺中短暂停留。以往的烦恼就像树叶一样,需要去除,而今后的功名与地位不过是平常而已。诗人希望用自己余生来供奉佛火,但却无奈于世俗的纷扰,无法留恋松间的宁静。
作者介绍:王之望,宋代诗人,其诗风兼具清新与沉郁,擅长咏怀和抒情,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对佛道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王之望对佛教的思考之际,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留题光相寺》是一首蕴含深邃哲思的古诗。诗人在开篇以“至人悲念摄冥顽”引入,显示出他对身边那些执迷于世俗的人们的无奈与悲伤。这种情感在诗人的笔下交织着一种佛教的智慧——即使是亿劫的时光,也未曾见到真正的佛,反映出对真理的渴望与人世繁杂的对比。
“倏见光明指顾间”一句,象征着顿悟的瞬间,诗人似乎在刹那间看到了生命的光辉与方向,表明了在求索中偶然获得的启迪。接下来的两句“从来叶障须除结,此去功名直等闲”,进一步表现出诗人对世俗成就的淡泊,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超然,体现出一种出世的理想。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以“欲以残年奉香火”抒发了对佛教信仰的向往,但又感叹于“尘劳无计恋松关”,无奈的现实与理想的矛盾,给人以深思。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洞察,同时也流露出对内心安宁的渴望,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出诗人对佛教的追求与对世俗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渴望与对尘世纷扰的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至人”指的是哪种人?
“亿劫未曾亲见佛”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