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8:09
董著作尝为参谋归话西事
梅尧臣 〔宋代〕
子说颇骁勇,筑城收汉疆。
提兵无百骑,偷路执生羌。
大将罪专辄,举军皆感伤。
归来出万死,羸马亦摧藏。
这首诗的意思是:
子(董著作)说他非常勇猛,修筑城池以收复汉朝的疆土。
他带兵没有百骑,却能通过隐秘的道路抓住生羌(敌人)。
大将的罪孽导致部队的悲伤,整个军队都感受到了这种痛苦。
他归来时经历了万般危险,连羸弱的马匹也被压迫得无处藏身。
此诗中提到的“汉疆”指的是汉朝的领土,历史上汉朝曾经有过辉煌的成就,而诗中所提到的战事则可能与西域的战斗有关。生羌是指敌人,可能指与汉朝对抗的少数民族。诗中提到的大将则可能是指当时的将领,其罪行使得全军感到悲伤,反映了古代战争中的道德观念。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子华,号清白,宋代诗人,擅长五言诗,作品多描写边塞风光及士兵的悲壮。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宋代,反映了当时的战争背景和士兵的艰辛,表现了对战斗和归来的反思。
这首诗通过对董著作的赞颂,展现了士兵在战争中所表现出的勇敢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梅尧臣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士兵在战斗中经历的艰辛与痛苦,尤其是对无数死伤的描绘,令人动容。诗中通过“提兵无百骑”指出虽然兵力不足,但通过智慧和勇气,依然可以战胜敌人,表现出一种英雄主义的情怀。同时,“羸马亦摧藏”的描写,强调了战斗带来的惨烈,体现了古代士兵的忠诚和无畏。整首诗在叙述中蕴含了对战争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胜利的渴望,也有对生命的珍视。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战争的反思,表现出士兵的勇敢与忠诚,以及对生命的珍惜。诗中不仅赞美了战争中的英勇,还揭示了战争带来的悲伤与损失,传递出对和平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骁勇”指的是什么?
“提兵无百骑”意味着什么?
根据诗意,战争带来的感觉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两者都描绘了士兵的豪情壮志,但梅尧臣的诗更为沉重,反映出战争的痛苦,而王之涣则更多表现出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