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0:15
送廖倚归衡山
作者:梅尧臣 〔宋代〕
雌猿夜啼别湘东,
晓寻故人背孤桐。
孤桐有声弹不响,
弦绝曲在埋蒿蓬。
知音万古期必逢,
今日已闻天下雄。
陟山涉水不辞远,
文章大名居禁中。
扣门一见颜色喜,
抱琴三叹含徵宫。
九畴不汨微禹力,
尧舜岂无明与聪。
推根致本贤意合,
叙述况值太史公。
贸金得玉莫忘宝,
却过洞庭乘朔风。
猿休啼月月色好,
还来旧山伴狙翁。
雌猿在夜晚啼叫,依依惜别湘东,
清晨我去寻找老友,背靠着孤独的桐树。
孤桐虽有声音,却弹不出乐曲,
弦断曲终,埋藏在蒿草之中。
知音千古难寻,但我相信终会相逢,
今天我已听闻他已成天下英才。
攀山涉水,我愿不辞辛劳,
他的文才名声早已居于皇宫之中。
敲门一见,心中倍感欢喜,
抱琴三叹,乐音中隐含着徵宫的旋律。
九畴治理,虽不及微禹的辛劳,
尧舜的时代又岂缺乏聪明与智慧。
追根溯源,贤者的意志自然契合,
而他的叙述,正是太史公所记载的。
得到金玉的财富时,莫忘记珍宝,
而我则渡过洞庭湖,乘着北风而归。
猿猴不再啼叫,月色正好,
我还会回到旧山,与狙翁作伴。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梅溪,宋代诗人。他以山水诗著称,风格清新,擅长写景抒情,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梅尧臣送别友人廖倚归衡山时所作,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在离别时的感伤与祝福。
《送廖倚归衡山》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眷恋和对未来重聚的期待。开头通过“雌猿夜啼”的意象,传达出一种离别的氛围,接着提到“晓寻故人背孤桐”,表现出诗人对朋友的渴望和孤独感。孤桐虽然有声,却弹不出声音,象征了诗人与友人之间难以言表的心情。
在“知音万古期必逢”的句子中,诗人表达了对友谊的坚定信念,认为真正的知音总会再度相逢。后面的“陟山涉水不辞远”则表现出诗人愿意为友谊付出一切的决心。此外,诗中提到的“尧舜岂无明与聪”,不仅是对古代贤明君主的怀念,也反映出诗人对才华与德行的追求。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推进,既有对友人的深情祝福,又有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期许。结尾提到的“猿休啼月月色好”,则是对未来生活的展望,展现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整体上,这首诗在优美的意象和深厚的情感中,传达了友谊的珍贵与人生的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友情、离别和对未来的期待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展现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的情感基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与友谊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诗中“雌猿夜啼”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离别
C. 愤怒
“知音万古期必逢”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什么态度?
A. 怀疑
B. 期待
C. 忘却
诗中提到的“陟山涉水”意味着什么?
A. 轻松
B. 难易
C. 辛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