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40: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0:29
十年怊怅蹑山阡,
终欲持杯滴到泉。
东路角巾非故约,
西州华屋漫修椽。
幽明永隔休炊黍,
真俗相妨久绝弦。
遗墨每看疑邂逅,
复随人事散如烟。
十年来我在山路上徘徊不已,
终于想要拿起酒杯滴水到泉边。
东边的路上,头巾已不是旧日的约定,
西边的华屋也不再修建椽子。
幽明之地永远隔绝,不再煮黍米饭,
真情与世俗相妨,久已不再弹弦乐。
每当看到遗留下的墨迹,总觉得是邂逅,
而往事如烟,随人事散去。
作者介绍: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主张政治改革,致力于富国强兵。其诗词以豪放、清新见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王安石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友情和世事的思考。经历了政治的波折和个人的失落,他在北山西庵的僧人处感怀,借酒抒情。
此诗通过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王安石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开头“十年怊怅蹑山阡”,表现出他在漫长岁月中的孤独与迷茫。随后“终欲持杯滴到泉”,表达了他希望通过饮酒来忘却烦恼的渴望。中间两句“东路角巾非故约,西州华屋漫修椽”,则反映了他对过往友情的怀念与失落,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后面的“幽明永隔休炊黍,真俗相妨久绝弦”,则是对生死和世俗关系的思考,表达了对人情冷暖的感慨。最后两句“遗墨每看疑邂逅,复随人事散如烟”,以墨迹为引,表现了对往昔的追忆与无奈,令人感叹人事如烟,难以留存。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友情与真情的怀念,以及对失去的惋惜,反映了王安石对个人命运和世事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十年怊怅蹑山阡”,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东路角巾非故约”中的“故约”指的是什么?
诗中“复随人事散如烟”意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全椒张公有诗》与李白的《将进酒》都涉及对酒的描写,但王安石更多的是对失落与无奈的感叹,而李白则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洒脱。这种情感的对比,显现出两位诗人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不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