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1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1:09
作者: 张孝祥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拥貔貅万骑,聚千里铁衣寒。正玉帐连云,油幢映日,飞箭天山。锦城起方面重,对筹壶尽日雅歌闲。休遣沙场虏骑,尚余匹马空还。那看。更值春残。斟绿醑对朱颜。正宿雨催红,和风换翠,梅小香慳。牙旗渐西去也,望梁州故垒暮云间。休使佳人敛黛,断肠低唱阳关。
骑着貔貅的战士们如万骑奔腾,寒冷的铁甲在千里之外聚拢。正值美丽的玉帐与云彩相连,油幢在阳光下映照,飞箭直指天山。锦城的风景如画,闲适地对着酒壶唱着优雅的歌。不要再让沙场中的敌骑侵扰,还有匹马孤零回归。再看看,这正值春天的尾声。斟满绿酒对着美丽的面庞。正值宿雨催红花,微风换绿意,梅花的小香气令人怜惜。牙旗渐渐向西去,望向梁州的故垒映在暮云之间。不要让佳人收敛眉黛,低声唱着阳关断肠曲。
作者介绍: 张孝祥,字季墉,号白石,宋代词人,曾任职于朝廷,历任多个官职,以其豪放的词风而闻名。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之时,诗人借用战争的意象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反映了士人对于家国情怀的深切思考。
《木兰花》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战争与春天的对比,表达了对士人生活的反思。开头的“拥貔貅万骑”用壮丽的画面展现了战场的气势,而“千里铁衣寒”则描绘出战争的严酷与无情,形成鲜明对比。词中不断出现的春天意象,如“春残”、“绿醑”、“梅小香”,则传达出对生活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整首词在情感上从对战争的无奈,转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最终以对佳人的怜惜和低吟结束,流露出一种无奈的离愁。可以看出,诗人在这首词中通过对战争与春天的对比,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通过战争与春天的对比,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士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貔貅”象征什么?
“正宿雨催红”中的“宿雨”意指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张孝祥的《木兰花》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在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中,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张孝祥更多的是对战争与理想生活的反思,而李清照则是对爱情与时光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