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1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9:54
定风波
张孝祥 〔宋代〕
铃索声干夜未央。曲阑花影步凄凉。
莫道岭南冬更暖。君看。梅花如雪月如霜。
见说墙西歌吹好,玉人扶坐劝飞觞。
老子婆婆成独冷。谁省。自挑寒灺自添香。
夜深时铃声清脆,增添了几分寂寥。
在曲折的栏杆旁,花影摇曳,步履显得格外凄凉。
不要说岭南的冬天更温暖,君看这梅花如雪,月光似霜。
听说墙西那边歌声婉转,玉人扶着坐下,劝我饮酒畅欢。
而我却像个孤独的老人,谁能理解我呢?
自我挑起寒意,偏要在这冷清中添上香气。
作者介绍:张孝祥,字子久,号山梅,宋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与时事感慨。其风格清新,情感真挚,常以自然景象寄托情思。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张孝祥的晚年,表达了他对冬季的感受及对孤独的思考。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定风波》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的词作。全诗通过对夜晚的铃声、花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孤独中徘徊的心境。开篇的“铃索声干夜未央”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凄凉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夜的深邃与内心的孤寂。接着,诗人以“莫道岭南冬更暖”反驳常见的温暖之说,强调梅花与月光的洁白与清冷,暗示冬季的冷酷和生命的脆弱。
诗中“见说墙西歌吹好,玉人扶坐劝飞觞”描绘了一幅欢聚的美好场景,却与诗人孤独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对生活的无奈与渴望。最后两句“老子婆婆成独冷,谁省。自挑寒灺自添香”则深刻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挣扎与自我安慰,虽然环境冷清,但他仍选择在寒冷中自我取暖,寻找生命的意义。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既有自然的描绘,也有情感的抒发,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展现了个人情感的深刻与复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铃索声干夜未央”意在表达什么?
A. 夜晚的热闹
B. 夜的孤寂
C. 夜的温暖
D. 夜的明亮
“梅花如雪月如霜”中“梅花”象征着什么?
A. 温暖
B. 生命力
C. 寒冷与坚韧
D. 美好回忆
诗人对“岭南”的冬天有何看法?
A. 认为温暖
B. 认为寒冷
C. 认为美好
D. 认为无趣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