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33:19
原文展示:
菩萨蛮(回文)
晚花残雨风帘卷。
卷帘风雨残花晚。
双燕语虚窗。
窗虚语燕双。
睡醒风惬意。
意惬风醒睡。
谁与话情诗。
诗情话与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末冬初的情景:残花在雨中摇曳,风卷动帘子,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时光的无情。双燕在窗外低语,使人思念往昔的情景。随着睡醒,微风带来意惬,仿佛一切都是那么安逸。然而,最终还是要问:谁能和我一起谈论这无尽的情诗?
注释:
- 晚花:晚秋时节的花,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凋零。
- 残雨:指的是秋冬季节的细雨,给人以凄凉之感。
- 卷帘:意指拉开帘子,暗示着开启或回忆往昔。
- 双燕:比喻亲密的关系或朋友,燕子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爱情与归属。
- 惬意:指舒适、愉快的心情,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典故解析:
- 燕子: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燕子常用于象征春天和爱情,代表着温暖和希望。诗中双燕的出现,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帘卷:帘子在文学中常用来象征遮挡和隐秘,卷帘则意味着打开内心的世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孝祥,宋代词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见长。他的作品多表达对自然、人生的感悟与思考,风格独具一格。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晚秋时节,诗人可能因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创作了此首回文诗。通过简单的日常景象传达深刻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菩萨蛮》在结构上巧妙地运用回文形式,使得诗句前后呼应,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律感。开头通过“晚花残雨”描绘出一种凋零的美感,表现出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叹。而接下来的双燕低语,恰如人们对往事的追忆,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诗人在“睡醒风惬意”中展现出对生活的感悟,既有安逸的享受,又有对过去的思考。最后以“谁与话情诗”收尾,既是对情感的渴望,也是对交流的期待,反映出一种孤独而又渴望理解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既有感伤的情调,又不失温柔的希望,给读者以深思的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晚花残雨风帘卷:秋末时节,花朵在风雨中凋零,透出一种无奈与哀伤。
- 卷帘风雨残花晚:反复强调帘子的卷动和外界的雨,增强了诗的氛围感。
- 双燕语虚窗:燕子在窗外低语,象征着亲密与思念,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窗虚语燕双:窗子是通往外界的媒介,进一步强调了内心与外界的联系。
- 睡醒风惬意:醒来时感受到的微风,象征着生活的惬意与舒适。
- 意惬风醒睡:再现了前面的意境,形成一种循环的美感。
- 谁与话情诗:带有疑问,表现出对交流的渴望与孤独感。
- 诗情话与谁:更进一步,巩固了前面的情绪,反映出内心的孤独。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使用了许多对仗的句式,使整首诗更加和谐。
- 拟人:如“燕语”,赋予燕子以人的情感,使意象更生动。
- 重复:通过重复语句,增强了情感的表达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与渴望交流的情感。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晚花:象征着美好事物的凋零,代表时光的流逝。
- 残雨:带有凄凉感,象征着失去与无奈。
- 双燕:象征爱情与亲密关系,蕴含着温暖的情感。
- 虚窗:代表内心的渴望与思念,连接内外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晚花”象征什么?
-
“双燕语虚窗”中,双燕象征着什么?
-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张孝祥《菩萨蛮》 vs. 李清照《如梦令》:两首作品都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孤独的情感,但张孝祥更为细腻和内敛,而李清照则更显激烈和直接。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张孝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