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竹

《竹》

时间: 2025-05-04 00:02:05

诗句

篱外清阴接药阑,晓风交戛碧琅玕.子猷死后知音少,粉节霜筠谩岁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2:05

诗词名称: 竹

作者: 罗隐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篱外清阴接药阑,
晓风交戛碧琅玕。
子猷死后知音少,
粉节霜筠谩岁寒。

白话文翻译:

篱笆外的清凉阴影与药台相接,
清晨的微风轻轻吹拂着碧绿的竹子。
子猷去世后,知音已经很少,
粉色的竹节和霜白的竹子在岁寒中相对无言。

注释:

  • 篱外:篱笆外面。
  • 清阴:清凉的阴影。
  • 药阑:药台,通常用于放药或草药。
  • 晓风:清晨的风。
  • 碧琅玕:指碧绿的竹子,这里用“琅玕”形容竹子的美丽。
  • 子猷:指的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个朋友,古时常用“子”字来称呼他人。
  • 知音少:指知音、知心朋友少之意。
  • 粉节霜筠:指粉色的竹节和霜白的竹子。

典故解析:

“子猷”指的是杜甫的朋友,也是唐代诗人,表明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对逝者的怀念。诗中提到的“知音”,则反映了古代对友情的珍视与对孤独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字梦阮,号青原,晚唐时期著名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而受到后人喜爱。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感慨身边知音稀少,表现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逝者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竹》通过描绘竹子的形态和周遭环境,寄托了诗人对友人逝去的惋惜与孤独的情感。诗中开篇以“篱外清阴接药阑”引出一幅宁静的乡村画面,清新的风与碧绿的竹子相交融,生动呈现出竹子在晨风中的轻盈与灵动。接着,诗人将个人情感投射于竹子的象征意义,既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也隐含着孤独与寒冷的感受。“子猷死后知音少”一句,直抒胸臆,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对知音少的无奈,深化了整体情感的厚度。最后,诗人以“粉节霜筠谩岁寒”作结,竹子在严寒中依然挺立,凸显出诗人内心的坚韧与对生命的冷静思考。这首诗以清丽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唐代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篱外清阴接药阑:描绘了篱笆外的竹子与药台相连的安静场景,暗示了乡村生活的宁静。
  • 晓风交戛碧琅玕:清晨的微风轻轻拂过,竹子的碧绿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动人。
  • 子猷死后知音少:直白地表达对友人去世后的孤独感,知音难觅,情感真挚。
  • 粉节霜筠谩岁寒:在寒冷的岁月中,竹子依然挺立,象征着坚忍不拔的志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子比作知音,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关系。
  • 拟人:竹子在风中的舞动赋予其生命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上下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体现了诗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在孤独与寒冷中的坚韧与不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高洁、坚韧与孤傲,常作为友谊的象征。
  • 晓风:代表着清新与希望,也暗含时光的流逝。
  • 知音:象征着知心朋友,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珍贵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子猷”指的是谁?

    • A. 杜甫
    • B. 李白
    • C. 王维
  2. 诗中提到的“粉节霜筠”意指什么?

    • A. 药材
    • B. 竹子
    • C. 风景
  3.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怀念与孤独
    • C. 愤怒

答案:

  1. A. 杜甫
  2. B. 竹子
  3. B. 怀念与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竹里馆》相比,罗隐的《竹》更加强调对友人的怀念和孤独感,而王维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融入与感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 相关文学评论文章。

相关查询

送侍读常尚书绝句六首 宿千岁庵听泉 题方元吉诗卷 处士妻十首 哭谭户录二首 南浦亭寄所思 挽朱吏部子明二首 醉醒一首 病起五首 春日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达诚申信 暑往寒来 齐字旁的字 包含醪的词语有哪些 北鄙之声 尊奉 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丝一毫 甘辞 猿藏熊缘 诬赖 忠孝双全 彐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反应 包含仗的词语有哪些 尣字旁的字 乚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