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0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08:19
感弄猴人赐朱绂
作者: 罗隐 〔唐代〕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
何如买取胡孙弄,一笑君王便著绯。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在十二三岁时就要去参加科举考试,但五湖四海的烟雾和月色却让我感到无奈。与其这样,不如买来胡人的猴子逗乐,一笑便能让皇帝给我赐绯红的绸缎。
罗隐,字季真,号逸少,唐代诗人,以其豪放激昂的诗风和独特的个性著称。其诗作多描绘人生哲理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该诗写于罗隐年轻时,正值科举考试的时期,他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反映了他的失落与无奈。
这首诗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描绘了一个年轻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开头两句通过对“试期”的提及,展现了作者的求学愿望与理想,而“烟月奈相违”则道出了他对现实的无奈与失望,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接下来的“何如买取胡孙弄”,则是转折,意图以玩乐的方式来逃避现实。这里的“胡孙”不仅是对玩乐的向往,也可以理解为对异域文化的调侃。最后一句“一笑君王便著绯”,则将诗歌的主题引向了荣华富贵的幻想,体现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虽然这种追求带有讽刺意味。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明了,情感上却蕴藏着深刻的无奈与调侃,展现了年轻人在面对社会压力时的心态。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表现了年轻人面对科举压力时的无奈,以及对荣华富贵的渴望与讽刺。
罗隐的“试期”指的是什么?
诗中“胡孙”象征什么?
可以将罗隐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前者表达了年轻人的无奈与逃避,后者则展现了对人生的豪情与畅快。两者都反映出对理想的追求,但方式和情感基调却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