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5:20
四明决狱由宁海道中
作者: 包恢 〔宋代〕
山童首少发,石老脊多骨。
上犹剑戟关,下没沙碛窟。
曾无好步行,常有失足惊。
前若逢峻拒,后如近使倾。
所幸甚艰难,平生备尝试。
险阻谁能知,乾坤元简易。
这首诗描绘了宁海道中的艰难险阻。山中小童的头发稀少,老石头的脊背布满了骨头。前方仍然有剑戟般的山关,后面却陷入了沙碛的洞窟。这里从来没有好走的路,常常会让人惊慌失措。前方如遇到陡峭的阻拦,后面又像是即将倾倒的危险。所幸经历了许多艰难,自己一生中都曾经尝试过。险阻谁能够知道,天地间其实是简单易行的。
作者介绍:包恢,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受到当时文人的重视,以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而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宁海道,反映了作者在艰难的旅途中所感受到的险阻与挑战,表达了对生活中困难的深刻思考与理解。
《四明决狱由宁海道中》是一首具有深刻洞察力的古诗。诗人在旅行途中,面临险境,心中感慨万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不仅展现了行路的艰难,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的开头以“山童首少发”描写了山中小孩的无辜,暗含生存环境的艰苦。接着,诗人通过“石老脊多骨”的意象,传达了时间和自然的摧残。面对“剑戟关”和“沙碛窟”的双重危险,诗人回忆起自己行路的艰辛,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坚韧。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总结了人生的艰难与挑战,感叹“险阻谁能知”,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哲学思考。最终,诗人强调了“乾坤元简易”,道出生活的本质其实是简单的,但其中的艰辛往往被人忽视。整首诗在艰难险阻中透出一种豁达与坚韧的精神,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词测试:
诗中“山童”的形象主要反映了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生活的艰苦
C. 自然的和谐
“前若逢峻拒,后如近使倾”中,前后分别象征着什么?
A. 机遇与挑战
B. 阻碍与危险
C. 过去与未来
诗的最后一句“乾坤元简易”表达了什么思想?
A. 生活复杂
B. 生活简单
C. 生活无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