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少年游 春晚

《少年游 春晚》

时间: 2025-07-27 23:45:30

诗句

飞花处处满天涯。

乳燕语谁家。

红艳初稀,绿阴渐暗,蜂倦各归衙。

小窗日晚多愁绪,柳絮趁风斜。

粉蝶心慵,黄鹂声巧,寂寞负韶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45:30

原文展示

飞花处处满天涯。乳燕语谁家。红艳初稀,绿阴渐暗,蜂倦各归衙。小窗日晚多愁绪,柳絮趁风斜。粉蝶心慵,黄鹂声巧,寂寞负韶华。

白话文翻译

到处飞舞的花瓣,飘散在天涯四方。小燕子在谁家欢快地鸣叫?红花刚刚稀少,绿荫渐渐变暗,勤劳的蜜蜂也疲倦地返回自己的窝。小窗前,夕阳西下,愁绪满怀,柳絮随风斜飞。粉色的蝴蝶懒洋洋的,黄鹂鸟的歌声巧妙而动听,孤独的我却负担着青春的遗憾。

注释

  • 飞花:指春季盛开的花瓣随风飘舞。
  • 乳燕:指刚孵化的小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
  • 红艳:指鲜艳的花朵。
  • 绿阴:指树木繁茂时的阴影。
  • 蜂倦:形容蜜蜂劳累,回到巢穴的情景。
  • 小窗:指窗户小而可爱,常用来表现家庭的温馨。
  • 愁绪:忧愁和思绪。
  • 柳絮:柳树的种子,春天随风飞舞,象征柔情。
  • 粉蝶:指粉色的蝴蝶,象征美丽却又脆弱的事物。
  • 黄鹂:一种鸣叫悦耳的鸟,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
  • 韶华:指美好的青春时光。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及的“飞花”、“乳燕”等意象,均为春季的景象,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与青春的短暂。诗中“寂寞负韶华”的表达,暗示了青春的流逝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反映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榛,清代诗人,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其诗风细腻、清新,常用自然景物来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少年游 春晚》创作于清代,正值春季,诗人在这样的季节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生机,然而也感受到青春易逝的悲哀。

诗歌鉴赏

这首《少年游 春晚》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日的景象与青春的感慨。开篇“飞花处处满天涯”,展现了春天的浪漫与生机,飞舞的花瓣仿佛让人感受到春风的温暖。接着诗人以“乳燕语谁家”描绘出春日的温馨和生动,唤起了人们对春天的美好联想。

然而,诗人在描绘美好春光的同时,内心却充满了愁绪。“小窗日晚多愁绪,柳絮趁风斜”,这句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夕阳西下,愁绪渐浓,正是对岁月无情的感慨。最后,诗人通过“寂寞负韶华”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表达了对青春短暂与孤独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青春的哀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飞花处处满天涯”:春天的花瓣满天飞舞,展现春天的生机。
    • “乳燕语谁家”:小燕子在鸣叫,营造出温馨的家庭氛围。
    • “红艳初稀,绿阴渐暗”:随着时节的推移,花开花落,绿荫逐渐暗淡。
    • “蜂倦各归衙”:蜜蜂忙碌了一天,回到自己的巢穴。
    • “小窗日晚多愁绪”:夕阳西下,诗人独坐窗前,愁绪满怀。
    • “柳絮趁风斜”:柳絮在风中飞舞,象征柔情与思绪。
    • “粉蝶心慵,黄鹂声巧”:蝴蝶懒散,黄鹂鸟的歌声动听,渲染春天的气氛。
    • “寂寞负韶华”:诗人感到孤独,感慨青春的流逝。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飞花”比喻春天的花瓣群舞。
    • 拟人:如“蜂倦各归衙”赋予蜜蜂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红艳初稀,绿阴渐暗”,形成对称美。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青春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惋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思。

意象分析

  • 飞花:象征春天的美丽和生命的脆弱。
  • 乳燕:代表新生命的诞生与希望。
  • 红艳:象征青春与美好。
  • 绿阴:代表生命的繁茂。
  • 柳絮:象征轻柔与思绪的飘散。
  • 粉蝶:象征美丽与脆弱的青春。
  • 黄鹂:象征春天的活力与悦耳的声音。
  • 韶华:象征美好的青春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飞花”象征什么? A. 秋天的落叶
    B. 春天的花瓣
    C. 夏天的阳光
    D. 冬天的雪花

  2. “乳燕语谁家”中的“乳燕”指的是: A. 老燕子
    B. 小燕子
    C. 纸鸢
    D. 麻雀

  3. “寂寞负韶华”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青春逝去的惋惜
    C. 对春天的喜爱
    D. 对家庭的思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2.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诗词对比: 沈榛的《少年游 春晚》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春天的美好与人内心的愁绪。沈榛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现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而李清照则通过对美好瞬间的回忆,展现了女性的柔情与思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沈榛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疏影·为张古樵赋 疏影 疏影·前题 疏影 疏影 春人{臨/手}镜图 疏影 金陵归舟中闻琴孙述事,有感 疏影 其二 疏影 其一 菊影用韵 疏影·至日逢雪,社作二首,用白石咏梅韵 疏影·文官果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歧出 羊字旁的字 行字旁的字 偶一为之 宗结尾的成语 念兹在兹 独杀 彑字旁的字 落花难上枝 马字旁的字 竹字头的字 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果如其言 重气徇命 编柳 包含苛的词语有哪些 新古典主义艺术 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花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