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

《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

时间: 2025-05-03 19:56:15

诗句

安流倏忽起奔湍,非雨非风势使然。

尽道川流能险恶,不知世有险于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56:15

原文展示: 安流倏忽起奔湍,非雨非风势使然。 尽道川流能险恶,不知世有险于川。

白话文翻译: 平静的河流突然掀起急流,既不是因为雨也不是因为风,而是某种力量使然。 人们常说河流险恶,却不知世间还有比河流更险恶的事物。

注释:

  • 安流:平静的河流。
  • 倏忽:突然。
  • 奔湍:急流。
  • 势使然:某种力量使然。
  • 险恶:危险恶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是他在旅途中所作,表达了对自然和世事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从桃川到辰州的旅途中所作,通过对河流的描写,隐喻世间的险恶,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河流的描写,隐喻了世间的险恶。首句“安流倏忽起奔湍”,以平静的河流突然掀起急流的形象,比喻世事的无常和突变。次句“非雨非风势使然”,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变化并非自然因素所致,而是某种不可见的力量在起作用。后两句“尽道川流能险恶,不知世有险于川”,则直接点明了主题,指出人们常以为河流险恶,却不知世间还有更险恶的事物。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寓意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洞察和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安流倏忽起奔湍”:平静的河流突然掀起急流,比喻世事的无常和突变。
  2. “非雨非风势使然”:这种变化并非自然因素所致,而是某种不可见的力量在起作用。
  3. “尽道川流能险恶”:人们常说河流险恶,却不知世间还有更险恶的事物。
  4. “不知世有险于川”:直接点明了主题,指出世间还有更险恶的事物。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河流的急流比喻世事的无常和突变。
  • 对比:将河流的险恶与世间的险恶进行对比,强调世间的险恶更甚。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揭示世间的险恶,通过河流的比喻,表达了对世事无常和突变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世间险恶的深刻认识。

意象分析:

  • 安流:平静的河流,象征平静和安宁。
  • 奔湍:急流,象征突变和无常。
  • 非雨非风:排除自然因素,强调不可见的力量。
  • 险恶:危险恶劣,象征世间的险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赵蕃 B. 苏轼 C. 李白 D. 杜甫 答案:A

  2. 诗中提到的“奔湍”象征什么? A. 平静 B. 突变 C. 安宁 D. 自然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非雨非风”强调了什么? A. 自然因素 B. 不可见的力量 C. 平静 D. 突变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通过对赤壁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 李白《行路难》:通过对行路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艰难的感慨。

诗词对比:

  • 赵蕃《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与苏轼《赤壁赋》: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赵蕃的诗歌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县八景 其八 柑榄松风 题县八景 其七 丘林梅月 题县八景 其六 洲渚流芳 题县八景 其五 贞山雨霁 题县八景 其四 谷口樵归 题县八景 其三 江头渔聚 题县八景 其二 仓冈夕照 题县八景 其一 金鸡春晓 题金陵杂兴诗后八首 题金陵杂兴诗后八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下临无际 乚字旁的字 单则易折,众则难摧 包含郭的词语有哪些 建之底的字 入梅 歹字旁的字 甘言好辞 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画虎不成 瘦鹤 示样 邺架之藏 黄字旁的字 停云落月 亠字旁的字 拖家带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