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7:0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04:52
原文展示:
夜赋二首 其二 赵蕃 〔宋代〕 下上严婺路,往来苕霅舟。 何胜百篇咏,不啻十年游。 志愿终渔钓,经蹊熟鹭鸥。 清风慕唐汉,高友得孙刘。
白话文翻译:
我沿着严州到婺州的路途上下奔波,乘着小舟在苕溪和霅溪间往来。 这些经历足以让我写出上百篇的诗作,不亚于十年的游历。 我的最终愿望是像渔夫一样垂钓,熟悉那些鹭鸥的习性。 我仰慕唐朝和汉朝的清风,结交了像孙权和刘备这样的高人。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作者在游历浙江一带时所作,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古代贤人的仰慕。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游历过程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古代贤人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浙江一带的游历经历,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深切向往和对古代贤人的敬仰。诗中“下上严婺路,往来苕霅舟”描绘了作者奔波的旅途,而“何胜百篇咏,不啻十年游”则展现了作者丰富的创作灵感和深厚的文学造诣。后两句“志愿终渔钓,经蹊熟鹭鸥”和“清风慕唐汉,高友得孙刘”则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和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古代贤人的敬仰,通过描绘游历经历和抒发内心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严婺路”是指哪两个地方之间的路途? A. 严州到婺州 B. 严州到苏州 C. 婺州到苏州 D. 严州到杭州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哪种生活的向往? A. 官场生活 B. 隐居生活 C. 商业生活 D. 学术生活
诗中的“高友得孙刘”是指作者结交了什么样的人? A. 品德高尚的人 B. 商业伙伴 C. 学术同好 D. 官场朋友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