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3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35:05
次韵呈审知 赵蕃 〔宋代〕
谁云徐郎瘦如竹,撑肠书若相如粟。 渠侬高处背时俗,而独许我游与辱。 旧来诗已有老气,迩日更觉加圆熟。 我生取友固不苟,乃复得君真厌足。 清朝求士正侧席,可使白驹咏空谷。 期君布衣应徵书,未见却从东观读。 我今作官竟何事,亟拜未应徒鼎肉。 与民忧乐安得同,所念因人终碌碌。
谁说徐郎瘦得像竹子,他腹中的学问如同相如的米粒一样丰富。 他超脱于世俗之上,却唯独允许我与他交往和受辱。 我以前的诗已经显得老练,近来更是觉得更加圆熟。 我选择朋友一向不随便,但得到你真是心满意足。 在清朝求贤若渴,正期待着贤士的到来,怎能让他们在空谷中吟咏白驹。 期待你以布衣之身应征,却未见你出现,只能在东观中阅读。 我现在做官究竟是为了什么,频繁地拜见却未必有用,只是徒劳地享用鼎中的肉。 与民众的忧乐如何能同,所思所念最终只是碌碌无为。
作者介绍: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赵蕃写给友人审知的,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时政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徐郎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时局的忧虑。
这首诗通过对徐郎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时局的忧虑。诗中“撑肠书若相如粟”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徐郎的学识渊博,而“渠侬高处背时俗”则表达了徐郎超脱世俗的品质。诗人通过对徐郎的赞美,也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高尚品质的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时局的感慨,表达了对朝廷求贤若渴的期待,以及对自己官场生涯的反思。诗中“清朝求士正侧席”和“期君布衣应徵书”两句,反映了诗人对朝廷求贤的期待,而“我今作官竟何事”和“与民忧乐安得同”则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无奈和对民众疾苦的关怀。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对时局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尚的品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对时局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尚的品格。诗中既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也表达了对时政的忧虑和对民众疾苦的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撑肠书若相如粟”一句,比喻徐郎的什么? A. 瘦弱 B. 学识丰富 C. 超脱世俗 D. 官场生涯
诗中“清朝求士正侧席”一句,反映了什么? A. 朝廷求贤若渴 B. 诗人对友人的期待 C. 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反思 D. 诗人对民众疾苦的关怀
诗中“期君布衣应徵书”一句,表达了什么? A. 期待友人以平民身份应征 B. 诗人对友人的满意 C. 诗人对时局的忧虑 D. 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